《邓忠臣母周氏挽词》
时间: 2025-01-17 10:03: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微生真草木,无处谢天力。
慈颜如春风,不见桃李实。
古今抱此恨,有志俯仰失。
公子岂先知,战战常惜日。
吾君日月照,委曲到肝膈。
哀哉人子心,吾何爱一邑。
家庭拜前后,粲然发笑色。
岂比黄壤下,焚瘗千金璧。
若人道德人,视此亦戏剧。
聊偿曾闵意,遽与仙佛寂。
孤累卧江渚,永望坟墓隔。
作诗相楚挽,感恸泪再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失去亲人的悲痛,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提到生者如草木般脆弱,无法抵挡天命的摧残。慈母的面容如春风般温暖,却看不到桃李的果实。古今皆有此恨,志向高远却常常失落。公子怎会先知生命的短暂,常常惋惜光阴流逝。国君的明亮如日月,然而内心的委屈却深入肺腑。哀伤的人子心啊,我何曾只爱这一座城邑。家庭中拜前后,面带笑容,似乎与哀痛无关。焚烧金银财宝的埋葬方式,岂能与黄土下的安息相比。若有人道德高尚,看到此情此景,也只会觉得像是在演戏。勉强安慰曾经的遗憾,便与仙佛的寂静为伴。孤独地躺在江边,永远眺望着墓地的隔离。写诗来哀悼,痛苦的泪水再次滴落。
注释
- 微生:微弱的生命,指草木。
- 慈颜:慈祥的面容。
- 桃李实:桃李的果实,象征成功或后代的成就。
- 公子:指的是年轻的贵族,特指有志之士。
- 吾君:指代君主,映射国家的光辉。
- 肝膈:内心,情感深处。
- 家庭拜前后:家庭成员在灵前拜祭,表面上看似安好。
- 焚瘗:指火葬或土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融合了豪放与细腻的风格,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时局的批判。
创作背景:这首挽词是为了悼念邓忠臣的母亲周氏。苏轼在其母去世之际,借诗歌表达了对亲情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挽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苏轼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展现了人子对母爱的无限感慨与哀痛。开篇以“微生真草木”引入,生动地描绘了生命的脆弱,反映出对命运的无奈。接着提到慈母的笑颜,暗示母爱的温暖与关怀,让人倍感亲切与怀念。诗中“古今抱此恨”,则引发了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思考,揭示了人世间共通的悲痛。
苏轼通过对比,表现了人子心中哀痛的复杂性,既有对逝去亲情的眷恋,又有对生命短暂的惋惜。“家庭拜前后,粲然发笑色”一句,似乎在描绘表面上的安宁,实际上却隐藏着深重的悲伤。后半部分对逝者的安葬方式进行反思,提出“焚瘗千金璧”与“黄壤下”的对比,强调了物质财富无法与深厚的亲情相比。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既有对母爱的深情追忆,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苏轼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底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微生真草木:生命如同草木般脆弱,表现出对生命的无奈。
- 无处谢天力:无处可归,无法感谢上天的恩赐,暗含对命运的不满。
- 慈颜如春风:慈母的面容如同春风般温暖。
- 不见桃李实:虽有母爱,但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 古今抱此恨:古往今来都有人对亲情失去的哀恨。
- 有志俯仰失:有志之士常常感到失落。
- 公子岂先知:年轻人怎会懂得生命的短暂。
- 战战常惜日:常常惋惜光阴流逝。
- 吾君日月照:国家的光辉如日月般明亮。
- 委曲到肝膈:内心的委屈深沉。
- 哀哉人子心:感叹做儿子的心情是何等悲哀。
- 吾何爱一邑:我何曾只爱这一座城邑,意在表达对母亲的更深情感。
- 家庭拜前后:家庭成员在灵前拜祭。
- 粲然发笑色:表面上似乎安好。
- 岂比黄壤下:与安息的方式相比。
- 焚瘗千金璧:即使是奢华的葬礼也无济于事。
- 若人道德人:若有人道德高尚。
- 视此亦戏剧:看到这情景也只看作演戏。
- 聊偿曾闵意:勉强安慰曾经的遗憾。
- 遽与仙佛寂:与仙佛的寂静为伴。
- 孤累卧江渚:孤独地躺在江边。
- 永望坟墓隔:永远眺望着墓地的隔离。
- 作诗相楚挽:写诗来哀悼。
- 感恸泪再滴:痛苦的泪水再次滴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命比作草木,形象而生动。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结合,增强了感情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失去亲爱的主题,通过深切的哀悼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表达了对母爱的怀念。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是个人的悲痛,也反映了普遍的人类情感,展现了苏轼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木: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 春风:象征母爱的温暖与关怀。
- 桃李:象征后代成就与人的期望。
- 黄壤:象征安息与归宿。
- 江渚:象征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微生真草木”意指什么?
- A. 生命的脆弱
- B. 生命的丰盈
- C. 生命的轮回
- D. 生命的意义
-
苏轼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
- A. 表达对政治的看法
- B. 哀悼亲人的逝去
- C. 描绘自然风光
- D. 赞美母亲的伟大
-
诗中“哀哉人子心”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愤怒
- C. 悲伤
- D. 疲惫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国家和亲人的思念。
- 李白《静夜思》:对故乡的怀念与思念。
诗词对比: 苏轼的《邓忠臣母周氏挽词》与杜甫的《春望》在主题上均涉及到对亲情与国家的思考。苏轼更侧重于个体的情感表达,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悲愤,反映出两位诗人在面对情感时的不同侧重点。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