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闵雨,遍祷未应,下诏避殿减膳,感叹赋》

时间: 2025-01-01 12:27:36

夏旱焚如复入秋,圣皇避殿减琼羞。

数峰北峙云垂合,一阵西风雨又休。

逐日望霓穿却眼,何时倒海作奔流。

诸贤袖有为霖手,不泻天瓢洗主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圣上闵雨,遍祷未应,下诏避殿减膳,感叹赋
夏旱焚如复入秋,圣皇避殿减琼羞。
数峰北峙云垂合,一阵西风雨又休。
逐日望霓穿却眼,何时倒海作奔流。
诸贤袖有为霖手,不泻天瓢洗主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干旱的无奈和对上天的祈求。夏天的干旱像是进入了秋天,皇上在殿中避暑,减少了美味的膳食。北方的山峰耸立,云朵低垂,偶尔西风来袭,雨水却又停歇。每日都在盼望着彩虹的出现,却不知道何时能见到大海涌流而来。众位贤士手中有如雨的能力,却无法倾泻天上的瓢,来洗去统治者的忧虑。

注释:

  • :烧灼,形容干旱的严重。
  • 琼羞:指美味的佳肴。
  • 北峙:北方的山峦高耸。
  • 西风:指来自西方的风,通常与降雨有关。
  • 霖手:有能力招来细雨的手,指贤士的祝福。
  • 天瓢:象征天空中的雨水,寓意从天而降的滋润。

典故解析:

“圣上闵雨”中的“圣上”指代皇帝,古代帝王常被视为天子,天子有责任为民祈雨。“诸贤”指的是有德之士,古代文人常常被寄予厚望,期待他们能以智慧帮助国家解决问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因其作品清新自然而著称。其诗风平易近人,常有对社会现实的关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干旱时节,社会民生艰难。诗人通过对皇帝的祈雨及自然现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闵雨”开篇,直接引入主题,表现出对降雨的渴望。诗中通过对比手法,描绘出炎热干旱的夏季,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诗人用“夏旱焚如复入秋”的意象,形象地描绘出干旱的酷烈,仿佛夏天已经提前进入秋季,表现出季节的异常。接着,诗人提到皇上因干旱而避殿减膳,呈现出天子对民生困境的关心,却又无能为力,情感流露出对统治者的无奈与哀伤。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对降雨的期待。“一阵西风雨又休”揭示了希望的脆弱,而“何时倒海作奔流”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大雨的渴求与期待,想要一场倾盆大雨来拯救困苦的百姓。最后几句提到“诸贤袖有为霖手”,则寄托了对有识之士的期盼,期待他们能为民请命,解决眼前的困境。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刻,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人情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夏旱焚如复入秋:形容夏天的干旱如同秋天的枯萎,暗示天气异常。
  2. 圣皇避殿减琼羞:皇帝因干旱而避暑,减少了美味的食物,表现出对民生的关心。
  3. 数峰北峙云垂合:北方的山峰高耸,云层低垂,暗示着即将来临的雨水。
  4. 一阵西风雨又休:西风吹来,却又没有降雨,表现出希望的短暂。
  5. 逐日望霓穿却眼:每天都在期待彩虹的出现,象征希望。
  6. 何时倒海作奔流:期待大雨倾盆而下,解渴大地。
  7. 诸贤袖有为霖手:有德之士能招来雨水,表达对贤士的期待。
  8. 不泻天瓢洗主忧:天上的雨水无法倾泻而下,无法解除统治者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干旱比作秋天的枯萎,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逐日望霓穿却眼”、“何时倒海作奔流”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雨水拟人化,赋予其能力,体现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期待。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干旱的无奈和对降雨的渴望,表现了作者对民生的关心和对社会贤人的期待,流露出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夏旱:象征着干旱与苦难。
  • 琼羞:代表美食,暗示国君的关心。
  • 西风:常与降雨相联系,象征希望与变幻。
  • :彩虹,象征着美好的期望与未来。
  • 天瓢:象征着自然的雨水,代表着上天的恩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圣皇”是指谁?

    • A. 皇帝
    • B. 文人
    • C. 农民
  2. 诗中“何时倒海作奔流”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绝望
    • B. 对自然的敬畏
    • C. 对降雨的渴望
  3. 诗中“诸贤袖有为霖手”中的“诸贤”指的是?

    • A. 普通百姓
    • B. 有德之士
    • C. 皇帝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但更侧重战乱中的苍凉。
  • 李白《早发白帝城》:则表现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与杨万里的忧郁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人传》
  • 《杨万里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