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眼逢书怯细看,抄书一事更应难。
昨携如意敲新箨,右臂朝来作许酸。
白话文翻译
老眼见到书本时心中畏惧,抄写书籍的事情更加困难。
昨天带着如意敲打新竹笋,今天右臂却感到酸痛。
注释
字词注释
- 老眼:年老的眼睛,形容视力衰退。
- 怯:畏惧,害怕。
- 细看:仔细地看。
- 抄书:指抄写书籍。
- 如意:古代一种象征吉祥的器物,常用来祝愿顺利。
- 箨:竹笋的外皮。
- 酸:形容肌肉酸痛。
典故解析
“如意”在古代文化中不仅是吉祥的象征,也常常用来寄托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新箨”则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以其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注重表现个人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杨万里晚年,表现了他面对衰老和身体不适时的无奈与感慨,反映了作者在面对生活琐事时的真实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老年生活的感悟,展现了杨万里对衰老和身体不适的真实反应。首句“老眼逢书怯细看”直接切入主题,表现了作者因年岁已高而产生的对书本的畏惧感,暗示着知识与智慧在老年人心中的地位,同时也反映了对学习的渴望与无力感。接着“抄书一事更应难”,更是将这种无奈推向极致,抄写书籍不仅是对眼力的考验,更是对体力的挑战,显示了老年人面对困难时的脆弱。
后两句则转向具体的生活场景,提到“昨携如意敲新箨”,不仅描绘了生活中的一幕,也象征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然而,紧接着的“右臂朝来作许酸”则是对这种期待的反讽,展现了身体的不适与现实的残酷。整首诗在生活的细节中流露出对衰老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眼逢书怯细看:表现了年老视力衰退的感受,体现出对知识的渴望与无奈。
- 抄书一事更应难:强调了抄写的困难,反映了年纪大带来的身体限制。
- 昨携如意敲新箨:描绘了作者日常生活中的一幕,象征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 右臂朝来作许酸:表达了身体的疲惫与不适,形成与前句的对比,增加了诗的深度。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修辞手法。“老眼”与“右臂”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着内心的渴望,后者则是身体的无力,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老年生活的反思与感慨,既有对知识的渴望,也有对身体无力的无奈,展现了生活的复杂与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眼:象征着智慧与衰退。
- 如意: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新箨: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 右臂:体现了身体的疲惫与老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老眼逢书怯细看”中的“怯”是什么意思?
A. 胆怯
B. 急躁
C. 高兴
D. 忧伤 -
诗中“如意”象征着什么?
A. 失落
B. 吉祥与美好
C. 财运
D. 健康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无奈与感慨
D. 安详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反映了老年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考。
- 杜甫《秋兴八首》:描绘了诗人在老年时的忧虑与对国家的思考。
诗词对比
对比杨万里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但杨万里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身体感受与衰老的无奈,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与家国的忧虑。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生活面貌与思想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
- 《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