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相寺净照轩诗》

时间: 2025-01-19 17:42:51

净是净空空即色,照应照物物非心。

请看窗外一轮月,正在碧潭千丈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金相寺净照轩诗
辛弃疾
净是净空空即色,
照应照物物非心。
请看窗外一轮月,
正在碧潭千丈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清净就是空灵,空灵也并非是没有色彩;照亮的是物体,而物体并非是心灵。请看看窗外那一轮明月,正悬在深达千丈的碧水之中。

注释:

  • :清净、纯粹。
  • :空灵、无物。
  • 照应:照耀、照亮。
  • :指世间万物。
  • :心灵、内心感受。
  • 请看:请求你来观察。
  • 一轮月:指明亮的月亮。
  • 碧潭:清澈的潭水。
  • 千丈深:形容潭水非常深。

典故解析:

该诗中的“月”与“潭”相结合,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及其哲学思考。月亮常常象征着清冷与明亮,潭水则代表深邃与宁静,二者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诗人、军事家。他的词风豪放激昂,常表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关切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辛弃疾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尤其是在金相寺这样的清净环境中,诗人得以体悟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自然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辛弃疾对“净”与“色”、“照”与“物”的哲学思考。开篇以“净”“空”引出对内心及外界的观察,强调内心的清净并不与外在的色彩相悖;而“照应照物物非心”则进一步指出,物体的存在与心灵的感受是两个不同的层面。在最后两句中,诗人通过描绘窗外的明月与深潭,传达出一种宁静深邃的美感,暗示着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仍需保持内心的清净与明亮。整首诗蕴含了禅宗思想,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净是净空空即色”:清净本质上是空灵的,而空灵并不意味着没有色彩。
    2. “照应照物物非心”:照耀的是外在物体,而物体的存在与内心的感觉是分开的。
    3. “请看窗外一轮月”:邀请读者观察窗外的明月。
    4. “正在碧潭千丈深”:明月正映照在深邃的碧潭中,形成动人的景象。
  • 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与象征的手法,通过“净”与“色”的对比,以及“月”与“潭”的映衬,展示了内心与外物之间的关系。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内心的清净与外界的美好之间的和谐,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明亮与清冷,表达人生的清净与宁静。
  • :象征深邃与沉静,体现内心的深度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净”在诗中指代什么? A. 清净
    B. 色彩
    C. 物体
    D. 心灵

  2. 诗中提到的“碧潭”意味着什么? A. 浅水
    B. 深邃
    C. 空灵
    D. 色彩

  3. 该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内心清净与外物的关系
    C. 国家大事
    D. 个人情感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题金相寺净照轩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现出对自然的描绘与内心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哲学的探讨,而后者则注重于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诗词全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