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细雨》

时间: 2025-01-17 09:33:33

霢霂无人见,芭蕉报客闻。

润能添砚滴,细欲乱炉薰。

竹树惊秋半,衾裯惬夜分。

何当一倾倒,趁取未归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霢霂无人见,芭蕉报客闻。
润能添砚滴,细欲乱炉薰。
竹树惊秋半,衾裯惬夜分。
何当一倾倒,趁取未归云。

白话文翻译

细雨绵绵,无人能看见,只有芭蕉在向客人报告雨声。
雨水可以滴在砚台上润湿,细雨想要把炉火的烟气弄乱。
竹林和树木在秋半时节惊动了,床褥和被子在夜里让人感到舒适。
何时能将酒一倾而倒,借着这未归的云彩畅饮一番?

注释

  • 霢霂:细雨,形容雨势轻柔。
  • 芭蕉:一种大型的植物,常用来比喻雨声。
  • 润能添砚滴:润泽可以让砚台上的墨水更为湿润。
  • 细欲乱炉薰:细雨带来的湿气想要导致炉火的烟气变乱。
  • 竹树惊秋半:竹子和树木在秋季的中段被惊动。
  • 衾裯:被褥,夜间用的床上用品。
  • 何当一倾倒:什么时候才能把酒一倾而倒。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古典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细腻感受,以及对归家的渴望。这种情感在古诗中是常见的,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几,字子文,号澹然,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人生哲思。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仲夏时节,正值雨季。细雨绵绵,给人以宁静的感受,诗人借此表达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歌鉴赏

《仲夏细雨》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仲夏细雨景象的诗作。诗人以“霢霂无人见”开篇,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细雨如丝,轻柔地洒落。接着,诗人提到芭蕉,既是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是对雨声的细腻刻画,仿佛让人听见那轻柔的雨滴声。在“润能添砚滴,细欲乱炉薰”中,细雨与文化生活的结合,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仿佛在说这细雨不仅滋润了大地,也滋润了诗人的心灵。

接下来的两句“竹树惊秋半,衾裯惬夜分”,则将诗人心中的宁静与舒适表现得淋漓尽致,夜间的床褥带来的是一种温暖的归属感,反映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何当一倾倒,趁取未归云”,则暗含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惜别,仿佛在期待某个时刻,能够与友人共饮美酒,畅谈人生。

整首诗以细雨为线索,串联起自然与人文,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隐含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霢霂无人见:细雨无声,寂静的环境。
    • 芭蕉报客闻:芭蕉叶低声细语,仿佛在告知来客雨的消息。
    • 润能添砚滴:细雨润泽,砚台上的墨水更显生动。
    • 细欲乱炉薰:细雨带来的湿气影响了炉火的香气。
    • 竹树惊秋半:竹子和树木在秋季的中段因雨而颤动。
    • 衾裯惬夜分:被褥在夜晚带来舒适的温暖。
    • 何当一倾倒:期待某时能与友人共饮。
    • 趁取未归云:借着未归的云彩,寻求那份畅快。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芭蕉报客闻”,将芭蕉与雨声联系起来。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特征,如“惊秋半”。
  • 主题思想:通过细雨抒发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对生活方式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细雨:象征宁静与柔和,代表一种轻盈的生活方式。
  • 芭蕉:代表自然的声音,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相呼应。
  • 砚滴:文化象征,代表文人生活与艺术的结合。
  • 竹树:象征坚韧与清雅,体现诗人的品格与情操。
  • 衾裯:家庭的温暖与安宁,寄托诗人对归属感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霢霂”指的是什么?

    • A. 大雨
    • B. 细雨
    • C. 雪
  2. “芭蕉报客闻”中,芭蕉的作用是什么?

    • A. 遮雨
    • B. 报告雨声
    • C. 装饰
  3. 诗人想要“趁取未归云”的原因是什么?

    • A. 想喝酒
    • B. 想归家
    • C. 想去旅行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夜喜雨》
  • 李白的《夜泊牛头》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夜喜雨》同样描绘细雨,表现了生活的滋润与希望。相比之下,曾几的诗则更多地关注于内心的感受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关于宋代诗人的作品集。
  • 《古诗鉴赏辞典》:提供古诗的解析和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