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元献公挽辞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1-06 14:00:06

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

一时闻望朝廷重,馀事文章海外传。

旧馆池台闲水石,悲笳风日惨山川。

解官制服门生礼,惭负君恩隔九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
一时闻望朝廷重,馀事文章海外传。
旧馆池台闲水石,悲笳风日惨山川。
解官制服门生礼,惭负君恩隔九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人回顾自己经历的五十年,虽然过得富贵悠闲,却始终保持明哲的态度,保全自己。在朝廷中声望显赫的同时,其他的文章作品也在海外传扬。回到旧居,池塘水石依旧,然而在风日下却显得凄凉,令人伤感。如今卸去官职,服饰不再,门下的门生也不再来问安,心中愧疚,因未能回报君恩,感到无地自容,仿佛已与故人隔在九泉之下。

注释:

  • 富贵优游:富裕而悠闲的生活。
  • 明哲:明智而通达,保持清醒的头脑。
  • 闻望:声望,名声。
  • 余事文章:指其他的文学作品。
  • 旧馆池台:指昔日的居所及其周围环境。
  • 悲笳:悲伤的乐声。
  • 九泉:古人认为的阴间,喻指已故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在诗、词、文等多个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尤其以散文和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而闻名。

创作背景:

《晏元献公挽辞三首》是欧阳修为其好友晏几道所作的挽歌,以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其生平的赞美。这首诗作于晏几道去世后,诗人回忆起两人的交情,感慨人生短暂,友人已逝,心中充满惋惜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生的哲理与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回顾自己五十年的富贵生活,反思人生的意义,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从“始终明哲保身全”可以看出,尽管身处权贵之中,诗人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明白权力与名望的虚无。接着“旧馆池台闲水石”则描绘出昔日的宁静与美好,随着时光流逝,这一切都显得格外苍凉,令人感到无比悲伤。最后,诗人以“惭负君恩隔九泉”结束,表达了对故人的愧疚与深切怀念,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奈的隔绝与失落。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富贵优游五十年”:回顾自己富贵而安逸的生活。
    • “始终明哲保身全”:在这样的生活中,始终保持清醒,保护自己不受损害。
    • “一时闻望朝廷重”:在朝廷中声名显赫,受到重视。
    • “馀事文章海外传”:其他的文章在海外也有人知晓。
    • “旧馆池台闲水石”:回到旧居,看到池塘和台石,感到一种空虚与寂寞。
    • “悲笳风日惨山川”:悲伤的笳声与惨淡的山川,衬托出心中的惆怅。
    • “解官制服门生礼”:卸去官职,曾经的门生也不再来拜访。
    • “惭负君恩隔九泉”:对故人的恩情感到惭愧,已与其隔在阴间。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如“富贵”与“悲笳”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
    • 意象丰富,通过“旧馆”、“池台”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氛围。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昔日友人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递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旧馆: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与友谊。
  • 池台:代表着一种静谧与安宁的生活状态。
  • 悲笳:象征着忧伤与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 九泉:暗示着生死离别,表达对亡友的追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欧阳修的字是什么? A. 永叔
    B. 仁义
    C. 逸云

  2. 诗中提到的“九泉”意指什么? A. 未来
    B. 阴间
    C. 远方

  3. 诗人感到惭愧的原因是? A. 没有权力
    B. 未能报答君恩
    C. 生活贫困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欧阳修的《晏元献公挽辞三首》更倾向于抒发怀旧与对友人的追忆,而李白则是以豪迈的姿态表达对人生的无畏与洒脱。两者各有风格,前者更具哲理性,后者则更显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欧阳修文集》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