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其二 风情》
时间: 2025-01-20 01:23: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剪梅 其二 风情
春浓画阁下帘钩,
人在青楼,书在红楼。
谁将芳草字忘忧。
花已含愁,酒更添愁。
凄凉无绪擘箜篌,
病似残秋,梦断残秋。
萧郎离恨托词头,
写怨梁州,入破甘州。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气息浓厚,画阁下垂着帘子,
人在青楼里,书在红楼中。
谁能把那写有芳草的字句忘却忧愁呢?
花儿已经带着愁苦,酒更是助添愁绪。
凄凉无助,拨动箜篌,
病得像残秋,梦也在残秋中断裂。
萧郎的离恨寄托在词头,
写下梁州的怨恨,流入破碎的甘州。
注释:
- 画阁:装饰精美的阁楼。
- 青楼:指妓院,常用来代指风月场所。
- 红楼:指书房或与红色有关的场所,可能与女子居住的地方有关。
- 芳草字:指美好的文字,象征着人们的美好情感。
- 箜篌:一种古老的弦乐器,常用于表达悲伤的情感。
- 梁州、甘州:古地名,常用来表达离愁别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尔堪(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风花雪月,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背景下,反映了当时士人对情感的独特理解,特别是对离愁别恨的感受。
诗歌鉴赏:
《一剪梅 其二 风情》是一首表现愁苦情感的词作,字句间流露出浓重的离愁与无奈。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日里美丽却又令人心痛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开头的“春浓画阁下帘钩”给人一种幽静而又温暖的氛围,但随即转入“人在青楼,书在红楼”,这对照却使人感到一种无奈与苦涩,暗示了社会的繁华与个体内心的孤独。全篇情感层层递进,最后以“写怨梁州,入破甘州”收尾,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中多次提及的“愁”与“秋”象征着生命的萧瑟与无常,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浓画阁下帘钩:描绘春天的浓郁气息,画阁下悬挂的帘子显得格外雅致。
- 人在青楼,书在红楼:人身处青楼,心在红楼,形成了空间与情感的对比,暗示内心的矛盾。
- 谁将芳草字忘忧: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但又无法摆脱忧愁。
- 花已含愁,酒更添愁:花的美丽中透出忧愁,酒的醇香却加重了愁苦的情感。
- 凄凉无绪擘箜篌:拨动箜篌的凄凉感,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无奈。
- 病似残秋,梦断残秋:将身体与心灵的状态比作残秋,表现出一片凋零与无望。
- 萧郎离恨托词头:离恨寄托在词句中,传达了对爱的思念与痛苦。
- 写怨梁州,入破甘州:将愁苦化作文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病似残秋”,将身体的病痛与秋天的凋零相提并论,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人在青楼,书在红楼”,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愁苦、离别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展开,反映了个体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在诗中却引出愁苦,反映出一种失落感。
- 青楼、红楼:代表着不同的情感空间,青楼暗示着风月场所的繁华与虚幻,红楼则象征着内心渴望的美好。
- 箜篌:作为一种乐器,象征着悲伤的情感表达,承载着诗人的愁苦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楼”指的是: A. 风景优美的地方
B. 士人的书房
C. 妓院
D. 官府 -
诗中“花已含愁”中“花”用来象征: A. 美好的生活
B. 伤痛的心情
C. 自然的美丽
D. 友情
答案: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曹尔堪的这首词更加侧重于对离愁的深刻描绘,而李清照的作品则更多地体现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伤。两者虽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但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