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渎川舟中听雨》
时间: 2025-01-04 13:31: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剪梅 渎川舟中听雨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画舫烟波听雨幽。
鹃梦红收。
鸥梦青浮。
江湖白了酒人头。
昨夜高楼。
今夜扁舟。
泪洒梅天不自由。
欢也如愁。
春也如秋。
尊前枨触少年游。
二十扬州。
三十苏州。
白话文翻译
在烟波浩渺的水面上,画舫轻轻摇曳,听着雨声幽幽。
杜鹃的梦已将红花收尽,
海鸥的梦又在青空中飘浮。
江湖的白霜已在酒人头上落下。
昨夜我在高楼上,
今夜却在扁舟中漂泊。
泪水洒落在梅花的雨天里,令人倍感无奈。
欢笑也如愁苦,
春天也似秋天。
酒前的我,勾起了少年游荡的时光。
二十岁时在扬州,
三十岁时在苏州。
注释
- 画舫:一种装饰华丽的船,常用于游览。
- 烟波:指水面上的烟雾和波浪,形容水域的美丽景色。
- 鹃梦:指杜鹃鸟的梦,常象征着离别或思念。
- 江湖:泛指江河湖泊。
- 泪洒梅天:指在梅花飘落的雨天中流泪,表达深切的情感。
- 尊前:指酒杯前,表明饮酒的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易顺鼎(约1640-1710),清代诗人,字子静,号穷山,浙江人。易顺鼎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中期,正值诗人心境变迁之时。诗中描绘的雨夜情景以及对往昔的追忆,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青春的怀念。
诗歌鉴赏
《一剪梅 渎川舟中听雨》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词,展现了诗人在舟中听雨时的孤独与思索。诗开篇以“画舫烟波”引入,画舫轻荡于烟波之间,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宁静的氛围。随着“鹃梦红收”、“鸥梦青浮”句子的展开,诗人将自然界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表现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昨夜高楼,今夜扁舟”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境遇的变迁。而“泪洒梅天不自由”一句则是情感的高潮,泪水与梅雨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不羁。最后几句提到的“二十扬州,三十苏州”,则是对青春岁月的怀念,显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整首词通过雨声、舟影、酒意等意象,构建出一个含蓄而深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易顺鼎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画舫烟波听雨幽:在画舫上,烟波浩渺,听着雨声,显得格外幽静。
- 鹃梦红收:杜鹃鸟的梦中,红花已经凋零,暗示离愁。
- 鸥梦青浮:海鸥的梦在青空中飘浮,象征着自由与逍遥。
- 江湖白了酒人头:江湖的白霜落在饮酒人的头上,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昨夜高楼,今夜扁舟:对比前一晚的高楼与今夜的扁舟,反映了境遇的变化。
- 泪洒梅天不自由:泪水洒落在梅花雨天里,表达对自由的向往与无奈。
- 欢也如愁,春也如秋:快乐如同愁苦,春天也似秋天,感慨人生无常。
- 尊前枨触少年游:在酒前回忆年轻时的游玩,思绪万千。
- 二十扬州,三十苏州:回忆青春岁月,二十岁在扬州,三十岁在苏州,感叹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对比:将“昨夜高楼”与“今夜扁舟”进行对比,突显人生的变迁。
- 借代:用“泪洒梅天”来暗示内心的愁苦。
- 意象:通过“画舫”、“江湖”、“酒”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岁月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舫:象征着富贵与享乐的生活。
- 烟波:暗示着广阔的自然与人生的迷茫。
- 杜鹃: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海鸥:代表自由与洒脱。
- 梅天:象征着愁苦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画舫烟波”中的“画舫”指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船
C. 一种花 -
诗中“泪洒梅天”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无奈与愁苦
C. 自由 -
诗人提到的二十岁与三十岁分别在哪两个地方?
A. 北京与上海
B. 扬州与苏州
C. 桂林与杭州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宗元的《江雪》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柔美的情感。
- 《江雪》: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孤独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易顺鼎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