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平江李侍郎生辰 其二》

时间: 2025-01-08 23:26:47

昔襦今裤雄藩守,佩玉峨冠近侍臣。

十万人家等蒙润,三千风月政当仁。

仙姿照坐桃如许,冷艳当檐梅一新。

愿比秦淮与钟阜,郁葱佳气自长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昔襦今裤雄藩守,
佩玉峨冠近侍臣。
十万人家等蒙润,
三千风月政当仁。
仙姿照坐桃如许,
冷艳当檐梅一新。
愿比秦淮与钟阜,
郁葱佳气自长春。

白话文翻译:

昔日的长袍如今换成了裤子,
佩戴着玉饰,冠戴得高昂近侍于朝。
十万户人家都沐浴在恩泽之下,
三千风月之事都应当以仁义为本。
仙子般的姿态就坐在这里,如此美丽,
冷艳的梅花在屋檐下显得新鲜。
愿与秦淮河和钟阜相媲美,
那郁郁葱葱的美好气息自会长春常在。

注释:

  • 昔襦今裤:昔日的长袍,今已换成裤子,暗示时代变迁。
  • 雄藩守:指守卫国家的力量或官员。
  • 佩玉峨冠:佩戴玉器,头戴高冠,形容人的高贵地位。
  • 十万人家:比喻百姓众多,表示国家的繁荣。
  • 三千风月:指文人墨客所吟咏的风花雪月,强调文化的繁荣。
  • 仙姿:指如仙人般的美丽姿态。
  • 冷艳当檐梅:冷艳的梅花在屋檐下,象征高洁。
  • 秦淮与钟阜:秦淮河代表江南的繁华,钟阜是指钟山,象征山水之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仲并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时事的关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为李侍郎的生辰而作,表达了对李侍郎的祝贺及对其治下民生安定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前景的美好期许。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展现了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开篇以“昔襦今裤”引入,展现出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紧接着以“佩玉峨冠”描写了当时官员的仪表,体现出对李侍郎地位的尊重与赞美。接下来的“十万人家等蒙润,三千风月政当仁”则展现出百姓的安居乐业,指出了治国理政应以仁义为根本,表现了诗人对善治的期待。

后面的“仙姿照坐桃如许,冷艳当檐梅一新”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李侍郎的风采,结合自然景物,渲染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愿比秦淮与钟阜,郁葱佳气自长春”最后的愿景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在语言上清丽自然,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希冀,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襦今裤雄藩守:昔日的长袍今已换为裤子,展现出时光的流转与身处的环境变化。
  2. 佩玉峨冠近侍臣:描绘李侍郎的高贵气质与身份地位,体现出他在朝廷中的重要性。
  3. 十万人家等蒙润:形象地描绘出在李侍郎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享有恩泽。
  4. 三千风月政当仁:强调治国应以仁德为基础,表现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
  5. 仙姿照坐桃如许:形容李侍郎的风姿如同仙人般,体现出他非凡的气质。
  6. 冷艳当檐梅一新:冷艳的梅花在屋檐下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象征着高洁与不凡。
  7. 愿比秦淮与钟阜:表达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借用地名增加诗的历史与文化厚度。
  8. 郁葱佳气自长春:期望能够享有长久的美好气候,寓意生活美好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仙姿”,将人比作仙人,提升了李侍郎的形象。
  • 对仗:如“昔襦今裤”,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梅花”、“桃”等意象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李侍郎的祝贺与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展现了对仁政的赞美和对繁荣社会的向往,情感真挚,充满了对未来的希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襦裤:传统与现代的对比,象征着时代的变迁。
  • 玉冠:高贵的身份象征,体现出诗中人物的地位与尊严。
  • 梅花、桃:梅花象征高洁,桃花则代表春天与美好,结合自然之美。
  • 秦淮、钟阜: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承载着江南的繁华与山水之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昔襦今裤”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古代服饰的怀念
    B. 时代的变迁
    C. 对李侍郎的批评
    D. 对文化的否定

  2. “三千风月政当仁”中“仁”字的意义是什么? A. 仁爱
    B. 仁义
    C. 仁心
    D. 仁德

  3. 诗中“冷艳当檐梅一新”描绘了哪个意象? A. 桃花
    B. 梅花
    C. 玫瑰
    D. 菊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现了对国家的关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相似的主题。
  • 《庐山谣》: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