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

时间: 2025-01-19 20:04:58

籍通金马门,家在铜驼陌。

省闼昼无尘,宫树朝凝碧。

荒街浅深辙,古渡潺湲石。

唯有嵩丘云,堪夸早朝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籍通金马门,家在铜驼陌。
省闼昼无尘,宫树朝凝碧。
荒街浅深辙,古渡潺湲石。
唯有嵩丘云,堪夸早朝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念朋友的情感。诗中描绘了金马门和铜驼陌的地理位置,暗示了他与友人之间的距离和隔阂。诗人描述了白天没有尘埃的宁静环境,和清晨凝聚的碧绿宫树,展现了自然的美。接着提到荒凉的街道和古老的渡口,流动的水石声增添了诗的韵味。最后,诗人感慨嵩丘的云彩,象征着他早起的志趣和对友人的思念。

注释:

  • 籍通:指居住或籍贯相通。
  • 金马门:古代长安的一个地名,象征繁华。
  • 铜驼陌:指铜驼街,连接金马门的重要道路。
  • 省闼:指官府的门前。
  • 朝凝碧:早晨的光景清丽而宁静。
  • 荒街:形容街道冷清。
  • 浅深辙:指车轮留下的痕迹。
  • 潺湲:形容水流的声音。
  • 嵩丘:指嵩山,作为景色的象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因其诗作中常富含哲理与人文关怀而受到后人称颂。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抒发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可能是在诗人被贬至地方官职期间,他在异乡思念友人,借自然景物抒发心中的孤寂与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刘禹锡的《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作品,诗中以细腻的自然描绘映衬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开篇描绘了金马门与铜驼陌,构建了一个熟悉而又略显遥远的空间,增添了诗意的层次感。接着“省闼昼无尘,宫树朝凝碧”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当时的宁静景象,也隐喻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似乎在追寻一份清静与安宁。

“荒街浅深辙,古渡潺湲石”则通过描绘环境中细微的变化,传达出一种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感,强化了孤独的氛围。这种对比使得最后一句“唯有嵩丘云,堪夸早朝客”显得尤为突出。嵩丘的云彩象征着诗人高洁的情怀与志趣,预示着他早起的勤勉与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谊深厚的理解和珍视,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籍通金马门,家在铜驼陌”:诗人自述居住的地方,金马门和铜驼陌的连接,暗示两地的距离与亲切感。
    • “省闼昼无尘,宫树朝凝碧”: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表明诗人对这份宁静的珍惜。
    • “荒街浅深辙,古渡潺湲石”:通过描写荒凉的街道和古老的渡口,传达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 “唯有嵩丘云,堪夸早朝客”:嵩丘的云彩不仅是自然景象,更是诗人情怀的寄托,象征着他向往的高尚情操。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省闼昼无尘,宫树朝凝碧”,形成了对称美。
    • 比喻:嵩丘云的描绘,隐喻诗人高洁的志向。
    • 意象:诗中多处使用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唐代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金马门:象征繁华与热闹。
  • 铜驼陌:家乡的象征,体现归属感。
  • 宫树:象征高贵与优雅的生活环境。
  • 嵩丘云:高洁志向的象征,寄托了诗人的理想与情感。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马门”象征着什么?
      • A. 繁华
      • B. 荒凉
      • C. 乡愁
    2. “唯有嵩丘云”意指什么?
      • A. 诗人的孤独
      • B. 诗人的理想
      • C. 诗人的愤懑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诗词对比: 比较刘禹锡的《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首诗都表达了思念与孤独的情感,但刘禹锡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绘,而白居易则更直接抒发个人情感。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与深厚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入门》
  • 《刘禹锡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