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芙蓉 南荡泛舟,用梦窗韵》
时间: 2025-01-06 08:57: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梦芙蓉
南荡泛舟,用梦窗韵
作者: 朱祖谋 〔清代〕
帘花摇梦绮。引行云棹过,丽娃乡里。
绀波无岸,秋在锦机外。冷霞熏客醉。
西亭曾试香被。脆笛风前,呼秋人晚步,
罗袜细尘起。卷尽吴魂网底。
来去箫声,散落中洲佩。
霸图重问,一笑闹红洗。
远峰休扫翠。鸳鸯解妒眉意。
料理浮家,寻鸱夷旧话,飘断五湖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梦幻般的水乡景象。帘子轻轻摇曳,仿佛在梦中,轻舟划过云雾,驶入美丽的女子村落。水波荡漾,岸边无边无际,秋意在锦机之外悄然流淌。冷霞笼罩,令人陶醉。曾在西亭试过香被,柔和的笛声在风中回荡,呼唤着秋天的游人。细微的尘埃从罗袜下起舞,卷尽吴地的灵魂网。来来往往的箫声,散落在中洲的佩饰上。霸图又重提,笑声中洗去红尘的烦恼。远山不再扫去翠色,鸳鸯消除了妒忌的眉目。处理好浮世的家事,寻求昔日鸱夷的旧话,漂荡在五湖的水面上。
注释
- 帘花:窗帘上的花纹,象征梦境的美丽。
- 丽娃:美丽的女子,常用于形容女子的美貌。
- 绀波:深蓝色的水波,象征深邃与辽阔。
- 锦机:织锦的机具,隐喻秋意如锦绣般美丽。
- 鸳鸯:象征情侣,表达感情的细腻与复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祖谋,清代诗人,擅长词赋,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水乡美景的向往以及对人情世态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诗歌鉴赏
《梦芙蓉》是一首极具诗意的作品,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将水乡的梦幻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开篇的“帘花摇梦绮”便设定了一种轻盈而梦幻的基调,诗人用“行云棹过”描绘舟行水上的悠然自得,将读者引入一种恍如梦境的氛围。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渗透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诗中频繁运用意象,如“冷霞”、“西亭”、“脆笛”,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画面感,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尤其是“鸳鸯解妒眉意”一联,展现了人际关系的微妙与复杂,为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情感的深度。同时,诗人对“浮家”与“旧话”的思考,带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哲理的反思,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帘花摇梦绮”:窗帘上的花影摇曳,如梦般美丽。
- “引行云棹过,丽娃乡里”:船在云间行驶,驶向美丽的女子乡村。
- “绀波无岸,秋在锦机外”:深蓝色的水波无边无际,秋天的气息在织锦的工坊外流淌。
- “冷霞熏客醉”:冷霞的光辉让游人沉醉。
- “西亭曾试香被”:曾在西亭中试过香气四溢的被褥。
- “脆笛风前,呼秋人晚步”:清脆的笛声在风中回荡,呼唤着秋天的游人。
- “罗袜细尘起”:轻薄的袜子下扬起细微的尘埃。
- “卷尽吴魂网底”:卷起了吴地的灵魂。
- “来去箫声,散落中洲佩”:来来去去的箫声散落在中洲的佩饰上。
- “霸图重问,一笑闹红洗”:霸图重提,笑声冲淡了红尘。
- “远峰休扫翠”:远山不再扫去翠绿。
- “鸳鸯解妒眉意”:鸳鸯消除妒意。
- “料理浮家,寻鸱夷旧话,飘断五湖水”:处理好生活琐事,寻找往日的旧情,漂浮在五湖的水面。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乡比作梦境,增强了诗的幻想色彩。
- 拟人:描绘自然景物时赋予其情感,增强诗的感染力。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水乡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清代诗人浪漫的情怀与深邃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帘花:象征梦境与美好生活的开始。
- 丽娃:代表美好与追求。
- 绀波:象征深邃的情感与无尽的思考。
- 鸳鸯:象征爱情与情感的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帘花摇梦绮”意指什么?
A. 梦中的花朵
B. 窗帘上的花影
C. 舟行水上的景象
答案:B -
“冷霞熏客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失落
B. 陶醉
C. 忧伤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吴魂”指代什么?
A. 吴地的文化
B. 逝去的灵魂
C. 美好的回忆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描绘水乡的美丽与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展现诗人豪情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桃花扇》(孔尚任):
- 主题:均为描绘爱情与人情世态,但《桃花扇》更侧重于历史背景与人事沉浮;而《梦芙蓉》则强调自然美与生活的细腻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朱祖谋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