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玉亭》
时间: 2025-01-04 06:28: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泗滨石窟如蚁族,巧匠琢山如琢木。不问人家与官舍,轩窗随分作岩谷。符离城东石更多,天划神刓相倚绿。当年来过玉局翁,拄杖敲门步幽麓。翼然危屋谁所兴,赐以嘉名号群玉。翁家自有小仇池,壶中九华伴孤独。经行趣尚绝世姿,丑好例皆蒙纪录。银钩烂烂照无穷,走马来看僵立仆。是时官梅香正阑,亦有海棠红映肉。老翁盖棺二十年,世上遗编数遭狱。只今见字如见人,满眼清风乱庭竹。想当入海期汗漫,云车屡下仙山曲。仙山缥缈虚无间,我欲凭之两黄鹄。
白话文翻译:
泗滨的石窟像蚂蚁一样密集,巧匠们雕琢山石如同雕琢木头。无论是人家的居所还是官府的宅邸,窗户都随意地开在山谷之间。符离城东的石头更多,天然划痕与神工雕琢相互映衬,呈现出绿色。当年玉局翁来过这里,拄着拐杖敲门,步入幽静的山麓。那高耸的危屋是谁所建,被赐予了“群玉”的美名。翁家自有一个小仇池,壶中的九华山陪伴着孤独。行走其间,趣味高尚,绝世的风姿,无论美丑都被记录下来。银钩般的字迹闪耀着光芒,走过来看的人站立不动,僵硬如仆。那时官府的梅花香气正浓,也有海棠的红花映衬着肉色。老翁去世已二十年,世上的遗作多次遭受磨难。如今看到这些字迹就像见到他本人,满眼的清风在庭院竹林中飘荡。想象他当年入海追求无边无际的境界,云车多次降临仙山的曲折之处。仙山在缥缈虚无之间,我想要凭借两只黄鹄飞去。
注释:
- 泗滨:地名,指泗水之滨。
- 蚁族:形容石窟密集如蚁。
- 琢山如琢木:比喻雕琢山石如同雕琢木头一样精细。
- 轩窗:窗户。
- 符离:地名,指符离城。
- 天划神刓:天然划痕与神工雕琢。
- 玉局翁:指诗人自己或某位前辈文人。
- 翼然危屋:高耸的危屋。
- 群玉:美玉,此处指石窟的美称。
- 小仇池:指翁家自有的一个小池塘。
- 壶中九华:指壶中的九华山,象征隐逸之地。
- 银钩烂烂:形容字迹闪耀如银钩。
- 官梅:官府种植的梅花。
- 海棠红映肉:海棠花的红色映衬着人的肤色。
- 老翁盖棺:指老翁去世。
- 遗编:遗留下来的诗文。
- 见字如见人:看到字迹就像见到作者本人。
- 清风乱庭竹:清风在庭院竹林中飘荡。
- 入海期汗漫:追求无边无际的境界。
- 云车:神仙的座驾。
- 仙山缥缈:仙山在虚无缥缈之间。
- 两黄鹄:两只黄鹄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翌(生卒年不详),字无咎,号玉局翁,宋代诗人。其诗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之情。该诗描绘了泗滨石窟的景致,以及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历泗滨石窟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泗滨石窟为背景,描绘了石窟的壮观景象和诗人的隐逸情怀。诗中,“泗滨石窟如蚁族”一句,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石窟的密集和壮观。“巧匠琢山如琢木”则展现了工匠技艺的高超。诗人通过对石窟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翼然危屋谁所兴,赐以嘉名号群玉”一句,既描绘了石窟的高耸,又赋予了石窟以美名,体现了诗人对石窟的喜爱和赞美。最后,诗人通过对老翁的怀念和对仙山的向往,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泗滨石窟如蚁族:用“蚁族”比喻石窟的密集,形象生动。
- 巧匠琢山如琢木:用“琢木”比喻工匠雕琢山石的精细。
- 不问人家与官舍:无论人家的居所还是官府的宅邸,窗户都随意地开在山谷之间。
- 轩窗随分作岩谷:窗户随意地开在山谷之间,与自然融为一体。
- 符离城东石更多:符离城东的石头更多,天然划痕与神工雕琢相互映衬。
- 天划神刓相倚绿:天然划痕与神工雕琢相互映衬,呈现出绿色。
- 当年来过玉局翁:当年玉局翁来过这里,拄着拐杖敲门,步入幽静的山麓。
- 拄杖敲门步幽麓:拄着拐杖敲门,步入幽静的山麓,体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 翼然危屋谁所兴:高耸的危屋是谁所建,被赐予了“群玉”的美名。
- 赐以嘉名号群玉:赋予石窟以美名,体现了诗人对石窟的喜爱和赞美。
- 翁家自有小仇池:翁家自有一个小池塘,象征隐逸之地。
- 壶中九华伴孤独:壶中的九华山陪伴着孤独,体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 经行趣尚绝世姿:行走其间,趣味高尚,绝世的风姿。
- 丑好例皆蒙纪录:无论美丑都被记录下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银钩烂烂照无穷:银钩般的字迹闪耀着光芒,走过来看的人站立不动。
- 走马来看僵立仆:走过来看的人站立不动,僵硬如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是时官梅香正阑:那时官府的梅花香气正浓,也有海棠的红花映衬着肉色。
- 亦有海棠红映肉:海棠花的红色映衬着人的肤色,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老翁盖棺二十年:老翁去世已二十年,世上的遗作多次遭受磨难。
- 世上遗编数遭狱:世上的遗作多次遭受磨难,体现了诗人对老翁的怀念。
- 只今见字如见人:如今看到这些字迹就像见到他本人,体现了诗人对老翁的怀念。
- 满眼清风乱庭竹:满眼的清风在庭院竹林中飘荡,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想当入海期汗漫:想象他当年入海追求无边无际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 云车屡下仙山曲:云车多次降临仙山的曲折之处,体现了诗人对仙山的向往。
- 仙山缥缈虚无间:仙山在缥缈虚无之间,体现了诗人对仙山的向往。
- 我欲凭之两黄鹄:我想要凭借两只黄鹄飞去,体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泗滨石窟如蚁族”、“巧匠琢山如琢木”等,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石窟的壮观和工匠技艺的高超。
- 拟人:如“翼然危屋谁所兴”、“拄杖敲门步幽麓”等,赋予石窟以人的特征,增强了诗的形象性。
- 对仗:如“银钩烂烂照无穷,走马来看僵立仆”等,通过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泗滨石窟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石窟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美景的壮观和工匠技艺的高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诗人通过对老翁的怀念和对仙山的向往,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泗滨石窟:密集如蚁的石窟,展现了自然美景的壮观。
- 巧匠琢山:工匠雕琢山石的精细,展现了工匠技艺的高超。
- 翼然危屋:高耸的危屋,赋予了石窟以美名,体现了诗人对石窟的喜爱和赞美。
- 小仇池:翁家自有的一个小池塘,象征隐逸之地。
- 壶中九华:壶中的九华山,象征隐逸之地。
- 银钩烂烂:银钩般的字迹闪耀着光芒,走过来看的人站立不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官梅:官府种植的梅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海棠红映肉:海棠花的红色映衬着人的肤色,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清风乱庭竹:清风在庭院竹林中飘荡,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仙山缥缈:仙山在虚无缥缈之间,体现了诗人对仙山的向往。
- 两黄鹄:两只黄鹄鸟,体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泗滨石窟如蚁族”一句,用什么比喻描绘了石窟的密集? A. 蚁族 B. 木头 C. 银钩 D. 海棠
-
诗中“巧匠琢山如琢木”一句,用什么比喻描绘了工匠技艺的高超? A. 蚁族 B. 木头 C. 银钩 D. 海棠
-
诗中“翼然危屋谁所兴”一句,描绘了什么? A. 石窟的高耸 B. 工匠技艺的高超 C. 官府的梅花 D. 海棠的红花
-
诗中“赐以嘉名号群玉”一句,赋予了石窟什么美名? A. 群玉 B. 小仇池 C. 壶中九华 D. 银钩
-
诗中“翁家自有小仇池”一句,象征什么? A. 隐逸之地 B. 官府的梅花 C. 海棠的红花 D. 银钩
答案:
- A
- B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石钟山记》:描绘了石钟山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安石《泊船瓜洲》:描绘了瓜洲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苏轼《石钟山记》与朱翌《群玉亭》: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苏轼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朱翌的诗更加注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安石《泊船瓜洲》与朱翌《群玉亭》: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安石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朱翌的诗更加注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代诗人的代表作品,对宋诗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诗鉴赏辞典》:收录了宋代诗人的代表作品,对宋诗进行了详细的鉴赏和解析。
- 《宋诗三百首》:收录了宋代诗人的代表作品,对宋诗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