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九日,用杜牧之齐山韵》
时间: 2025-01-21 09:47: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年年佳节歌式微,秋浦片帆还欲飞。
万里蜀魂思远道,九歌楚调送将归。
杯中山影分秋色,木末江光借夕晖。
细捻黄花一枝尽,霏霏金屑满征衣。
白话文翻译:
每年佳节的歌声逐渐减弱,秋浦的轻舟似乎还想飞离。
长途万里,蜀地的乡愁在心中萦绕,九歌楚调送别将要归去的人。
杯中映出山影,分割了秋天的色彩,木末的江流借着夕阳的光辉。
细细捻着黄花,直到一枝全尽,满身都是飞舞的金色花屑。
注释:
- 佳节:美好的节日,指重阳节。
- 歌式微:歌声渐弱,形容节日气氛的淡薄。
- 秋浦:指秋浦,地名,可能指今安徽池州。
- 片帆:小船的帆,形容轻盈。
- 万里蜀魂:蜀地的乡愁,蜀指今四川。
- 九歌楚调:意指楚地的古乐,寓意送行的歌曲。
- 山影:指山的倒影,象征自然的美。
- 江光:江水的光辉,夕阳下的美景。
- 细捻黄花:细心把玩黄花,象征对时光的留恋。
- 霏霏金屑:形容黄花的花瓣如金色细屑般飘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苏州人,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诗以清新、高远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重阳节,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节日的淡薄感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涉及的蜀魂与楚调,反映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牵挂。
诗歌鉴赏:
《池州九日,用杜牧之齐山韵》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重阳佳节的深刻感受和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头“年年佳节歌式微”,以“佳节”引出,表明每年的重阳节似乎越来越缺少热闹的气氛,暗示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淡漠感。接着“秋浦片帆还欲飞”,描绘了秋天的水面上,孤舟轻帆随风而动,营造出一种惆怅与孤独的氛围。
第三联“万里蜀魂思远道”,通过蜀地的乡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九歌楚调送将归”则是用音乐来寄托这种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惦念。这种情感在诗中不断深化,直至最后一句“霏霏金屑满征衣”,用黄花的细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沉重感。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令人深思。作者通过景物的描绘,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恬静而又略显忧伤的秋日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年年佳节歌式微:每年的重阳节歌声渐弱,暗示节日的冷清与人情的淡薄。
- 秋浦片帆还欲飞:秋浦的轻舟仍然向往远方,表现对自由与远方的渴望。
- 万里蜀魂思远道:远在蜀地的乡愁萦绕心头,表达对故土的深切怀念。
- 九歌楚调送将归:楚地的古曲送别远行的友人,暗示离别的伤感。
- 杯中山影分秋色:酒杯中倒映出秋天的山色,象征着自然的美丽。
- 木末江光借夕晖:木边的江水在夕阳下闪烁,描绘出温暖而宁静的景色。
- 细捻黄花一枝尽:细心把玩着黄花,象征着对时光的留恋与珍惜。
- 霏霏金屑满征衣:黄花的细屑飘落在征衣上,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与美好记忆的沉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天的景色与人情冷暖相结合,展现诗人的内心感受。
- 拟人:通过“片帆欲飞”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节日气氛的淡薄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佳节:象征团圆与欢乐。
- 片帆:象征自由与孤独。
- 蜀魂:象征故乡的牵挂。
- 九歌楚调:象征文化的传承与情感的寄托。
- 黄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佳节”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d. 端午节 -
“万里蜀魂思远道”中的“蜀魂”指的是什么? a. 乡愁
b. 自由
c. 欢乐
d. 归属感 -
“细捻黄花一枝尽”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时间的留恋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节日的期待
答案:
- b. 重阳节
- a. 乡愁
- b. 对时间的留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 范成大的《池州九日》与杜牧的《秋夕》:两首诗都涉及思乡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范成大更侧重于节日的孤独感,而杜牧则更多地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
通过对这两首诗的对比,可以看到同一主题下的不同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