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视事见年岁丰稔汉夷安恬喜赋见志 其一》

时间: 2025-01-01 00:35:24

鼓角声随弦诵音,西陲武备气严森。

经生岂识筹边策,壮士频怀报国心。

慷慨有情思倚剑,升平无事欲弹琴。

须知镇静方为福,忠信常书座右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鼓角声随弦诵音,西陲武备气严森。
经生岂识筹边策,壮士频怀报国心。
慷慨有情思倚剑,升平无事欲弹琴。
须知镇静方为福,忠信常书座右箴。

白话文翻译

鼓角声伴随着弦乐的吟唱,西边的边防气氛严肃而庄重。
那些书生哪里能懂得边防的筹划,勇士们常怀报国之心。
慷慨激昂的情怀让我倚剑而立,和平时光中我想弹琴。
要知道,心静才是福气,忠诚和信义常挂在心间。

注释

字词注释

  • 鼓角声:指军中的号角声,象征战斗和警觉。
  • 弦诵音:指乐器的声音,涉及文人的吟唱。
  • 西陲:指西方边境地区。
  • 经生:指读书人或文人,通常知识丰富,但缺乏实战经验。
  • 筹边策:指边防的策划和策略。
  • 慷慨:形容情感激烈,豪迈。
  • 镇静:指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 忠信:忠诚与诚信。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壮士报国心”反映了中国古代士人忠于国家的情怀,许多历史上著名的忠臣义士如岳飞、文天祥均有类似表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毓林是清代的诗人,生于清朝中期,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外敌入侵和内忧外患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写边防的紧张氛围,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报国之志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战争与和平,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开头的“鼓角声随弦诵音”描绘了一幅战斗与文化交融的画面,展现了士人和武士的不同角色。诗中提到“经生岂识筹边策”,这句反映了知识与实际经验之间的鸿沟,表现了诗人对文人对边防事务无能为力的无奈。

接下来的“壮士频怀报国心”则强调了勇士们的责任感,诗人在这里将自己与壮士相提并论,体现了他内心的豪情壮志。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内心的平静,强调“镇静方为福”,表达了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宁静才是最重要的。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体现了马毓林作为诗人的深厚修养和对社会的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鼓角声随弦诵音:鼓角声响起,伴随着文人吟唱的乐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2. 西陲武备气严森:西边边防的气氛严肃,表明国家边境的紧张局势。
  3. 经生岂识筹边策:文人对军事和边防的无知,表现出对现实的反思。
  4. 壮士频怀报国心:勇士们心中常常怀有为国效力的情怀,突出爱国精神。
  5. 慷慨有情思倚剑: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豪情,渴望为国出力。
  6. 升平无事欲弹琴:在和平时期,诗人渴望享受音乐带来的宁静。
  7. 须知镇静方为福:强调保持内心的平静是最重要的。
  8. 忠信常书座右箴:忠诚和诚信应当是每个人的座右铭。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鼓角声随弦诵音,西陲武备气严森”,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心境与战斗状态进行对比,表现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对文人责任的反思,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马毓林通过对比战争与和平,呼唤人们在动荡时代保持心灵的宁静和忠诚的品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鼓角:象征战争与警觉。
  • 弦乐:象征文化与文人的情怀。
  • 壮士:代表勇敢与忠诚。
  • :象征力量与责任。
  • :象征和谐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经生”指的是哪类人? A. 军人
    B. 商人
    C. 文人
    D. 工匠

  2. 诗人认为“镇静”意味着什么? A. 忍耐
    B. 胆怯
    C. 内心的平和
    D. 消极

  3. 诗中“壮士频怀报国心”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恐惧
    B. 爱国情怀
    C. 自私自利
    D. 疲惫不堪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岳飞《满江红·写怀》
  • 文天祥《过零丁洋》

诗词对比

  • 岳飞《满江红·写怀》同样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通过激昂的情感与壮丽的意象,展现了民族精神。
  • 文天祥《过零丁洋》则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反映了对国家的忠贞与牺牲精神,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马毓林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