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时间: 2024-09-19 20:47:34

烟引柳芽青逗。

风扇小桃红溜。

愁更比春长,已把清明孤负。

思旧。

思旧。

燕子怜侬消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烟引柳芽青逗。风扇小桃红溜。愁更比春长,已把清明孤负。思旧。思旧。燕子怜侬消瘦。

白话文翻译:

春烟轻拂,柳芽青翠摇曳。微风轻扇,小桃花悄然绽放。愁苦的心情比春天更漫长,清明时节也因我而失意。思念往昔,思念往昔。燕子见了我,似乎也为我消瘦而怜惜。

注释:

  • 烟引:春天的烟雾轻轻引导着柳芽的生长。
  • 柳芽:指春天新发的柳树芽,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桃红:桃花的颜色,代表春天的美好。
  • 愁更比春长:愁苦的心情持续比春天的时间要长。
  • 清明:指清明节,通常是春天的节气,也象征着思念故人。
  • 怜侬消瘦:燕子看到我消瘦的样子,感到心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邹韬(1751-1844),清代诗人,字子云,号白云山人,生于江南,擅长诗词,尤其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作者中年时期,社会动荡与个人生活的压力令其心情沉重,因而常常在诗中抒发孤独与愁苦的情感。

诗歌鉴赏:

《如梦令》一词以春日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思念。开篇就以“烟引柳芽青逗”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似乎是一个美好的开始。然而,随之而来的“愁更比春长”则让这一美好瞬间变得沉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楚。清明节象征着对已故亲人的怀念,而“已把清明孤负”则显露出一种失落和无奈。结尾处,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见到诗人消瘦的样子,流露出怜惜之情,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共鸣。这首诗通过春天的美景与个人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往昔的思念,情感细腻而真挚,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烟引柳芽青逗”: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柳芽因烟雾而显得更加青翠,生机勃勃。
    • “风扇小桃红溜”:微风轻拂,桃花悄然绽放,传达出春天的温柔与美丽。
    • “愁更比春长”:表达诗人内心的愁苦,强调愁苦的持久性。
    • “已把清明孤负”:在清明节时节,因愁苦而无法怀念故人,感到遗憾。
    • “思旧。思旧。”:反复思念往昔,情感愈加浓烈。
    • “燕子怜侬消瘦”:燕子作为春天的象征,见到诗人消瘦的身影,流露出怜惜之情。
  • 修辞手法

    • 拟人:如“燕子怜侬消瘦”,赋予燕子人的情感。
    • 对仗:如“烟引柳芽青逗,风扇小桃红溜”,形式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比喻:春天的景象暗喻诗人的内心世界。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愁苦,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失去的痛苦,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象征春天的轻柔与朦胧。
  • 柳芽:象征生机与希望。
  • 桃花:象征美好与青春。
  • 燕子:象征春天的来临与生机,同时也承载着对往昔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烟引柳芽青逗”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秋天的景象
    • B. 春天的生机
    • C. 夏天的炎热
  2. “愁更比春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愁苦
    • C. 无所谓
  3. 诗中提到的“清明”节日象征着什么?

    • A. 祭祖
    • B. 春游
    • C. 赏花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白居易的《春望》

诗词对比: 邹韬的《如梦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都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但邹韬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愁苦,而李清照则更加关注爱情的无奈与失落。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