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舟雷江,过东流县》

时间: 2025-01-19 19:52:52

云散烟还合,天昏日半烘。

青山犹淡白,碧水欲轻红。

棹进欣恬浪,公无怨逆风。

回思五湖里,敢望大江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解舟雷江,过东流县
云散烟还合,天昏日半烘。
青山犹淡白,碧水欲轻红。
棹进欣恬浪,公无怨逆风。
回思五湖里,敢望大江东。

白话文翻译:

云彩散去又聚集,天空昏暗,太阳半遮半露。
青山依旧淡淡的白色,碧水似乎泛起轻微的红色。
划船前进,心中愉悦,波浪轻轻拍打;
即便逆风行驶,也不怨恨这股风。
回想起五湖之畔,敢于向往那东流的大江。

注释:

  • 云散烟还合:云彩散开又聚集,描绘天气变化。
  • 天昏日半烘:天空昏暗,太阳只半隐在云中,表现出一种阴郁的气氛。
  • 青山犹淡白:青山依旧带着淡淡的白色,形象地描绘出山的色彩。
  • 碧水欲轻红:碧水泛起微红,可能是夕阳的反射。
  • 棹进欣恬浪:划船向前,心情愉悦,波涛轻柔。
  • 公无怨逆风:即使逆风,也没有怨言,体现出一种乐观态度。
  • 回思五湖里:回忆起五湖之地,象征着广阔的水域和心中的渴望。
  • 敢望大江东:勇敢地向往那奔腾的东流大江,表达对未来的追求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对生活的思考和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情感的和谐统一。首句“云散烟还合”展现了天候的变化,烘托出一种微妙的氛围。随后的“天昏日半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昏暗的感觉。诗人通过对青山和碧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仿佛在告诉读者,尽管外界有变化,但内心的平和与欣喜可以抵消这些不安。

在“棹进欣恬浪”中,诗人通过划船的动作,传达出一种愉悦和自在,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即使面对逆风,诗人也没有怨恨,反而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这种乐观的精神让人感动。

最后两句“回思五湖里,敢望大江东”,则表达了诗人对广阔理想的追求,五湖象征着宽广的人生经历,而大江则代表着宏大的理想与目标。这种由小到大的思维方式,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勇敢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云散烟还合”:描绘自然景象的变化,体现出生活的不确定性。
    • “天昏日半烘”:营造了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
    • “青山犹淡白”:通过色彩的对比,表现出自然的静谧。
    • “碧水欲轻红”:暗示着夕阳的余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 “棹进欣恬浪”:诗人心情愉悦,享受自然的乐趣。
    • “公无怨逆风”:表达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 “回思五湖里”:引发对往昔的思考,象征着经历的丰富。
    • “敢望大江东”:追求理想的勇气,象征着对未来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水欲轻红”,用颜色来比喻水面反射的美丽。
    • 对仗:如“云散烟还合,天昏日半烘”,形成了和谐的节奏感。
    • 拟人:如“公无怨逆风”,将人类情感赋予自然现象。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理想的追求,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变化与不确定性。
  • 青山:象征宁静与坚韧。
  • 碧水:象征柔和与美丽。
  • 大江:象征宏大的理想与人生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A. 云、山、水
    B. 风、雨、雪
    C. 日、月、星

  2. 诗人对逆风的态度是?
    A. 怨恨
    B. 无所谓
    C. 乐观

  3. “敢望大江东”中的“大江”象征什么?
    A. 现实
    B. 理想与目标
    C. 过去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的结合。
  • 王之涣《登鹳雀楼》:展现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前者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而后者则强调豪放的个性和对人生的直接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