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上浣日同寮约游西湖十绝 其四》

时间: 2025-01-04 10:02:48

饭馀飞盖北山来,上苑虚堂柳际开。

系马林间宁复散,却容拄杖卓青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饭馀飞盖北山来,上苑虚堂柳际开。系马林间宁复散,却容拄杖卓青苔。

白话文翻译:

吃过饭后,伞盖轻轻飞来北山,上苑的虚堂里柳树间悄然绽放。马系在林间,宁愿不再散开,且让我拄着拐杖,稳稳地立在青苔上。

注释:

  • 饭馀:指吃完饭后的闲暇时光。
  • 飞盖:可能指轻盈的伞或帐篷。
  • 北山:指的是北边的山,可能是西湖周边的山。
  • 上苑:指的是上面的园子,或许是指西湖附近的某个公园或名胜。
  • 虚堂:空旷的厅堂。
  • 系马:把马拴住。
  • 宁复散:宁愿不再散开。
  • 拄杖:用手杖支撑。
  • 卓青苔:稳稳地放在青苔上。

典故解析:

此诗虽未明显引用历史典故,但描绘的西湖美景和与朋友相约游玩的情景,体现了宋代士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镃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真挚,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四月,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约友游西湖,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西湖的自然风光与诗人内心的悠闲自得。开头两句“饭馀飞盖北山来,上苑虚堂柳际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既有自然景色的描写,又透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诗人用“飞盖”形象地表现了春日的轻松气氛,仿佛可以感受到微风拂面,柳絮飞扬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系马林间宁复散,却容拄杖卓青苔”,则转向静谧的林间景象,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一种宁静与安逸。在这里,诗人描绘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诗人不愿让马儿在林间散开,而是选择静静地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与美好。这种心境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泊名利、乐享自然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游玩的赞美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闲适生活的理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饭馀飞盖北山来:吃过饭后,轻盈的伞盖飘向北山,点出诗人与友约游的场景。
    2. 上苑虚堂柳际开:在园中空堂,柳树间花朵悄然绽放,描绘出春天的生机。
    3. 系马林间宁复散:将马系在林间,宁愿不再让它散开,表现对宁静的向往。
    4. 却容拄杖卓青苔:让我拄着拐杖稳稳地立在青苔上,显现出一种闲适的心境。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飞盖”形容轻松的氛围。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柳树、青苔等自然意象,传达诗人的内心感受。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游玩和自然宁静的热爱,体现了士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与对友谊的珍惜。

意象分析:

  • 北山:象征自然的壮美和远方的宁静。
  • :春天的象征,生机勃勃。
  • 青苔:自然的柔和与静谧,传递出诗人心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飞盖”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伞或帐篷
    • C. 一种动物
    • D. 一种饮食
  2. 诗人选择在林间系马的原因是什么?

    • A. 想让马儿自由
    • B. 想享受宁静
    • C. 怕马儿走丢
    • D. 怕马儿累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比较张镃的《四月上浣日同寮约游西湖十绝 其四》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张镃更侧重于与友人共游的情感,而王维则更多体现了孤独与宁静的思索。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