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读到香山老,方无斧凿痕。
目前能转物,笔下尽逢源。
学博才兼裕,心平气自温。
随人称白俗,真是小儿言。
白话文翻译:
读到香山上年老的树木,才发现它们没有斧头砍伐的痕迹。
当下能改变事物,笔下所写尽是源头的真理。
学识渊博,才能充裕,心态平和,气质自然温和。
随便别人称赞平凡的俗人,这真是幼稚的言论。
注释:
- 香山:位于北京,因山中有香气四溢的树林而得名,常被用作隐喻自然之美。
- 无斧凿痕:没有被人砍伐过的痕迹,表示自然的原始状态。
- 转物:指能够改变事物的状态或性质。
- 逢源:指源头,意为创作或思考的根本。
- 白俗:指普通的世俗,带有贬义。
- 小儿言:指幼稚的言论。
典故解析:
- 香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中常出现的意象,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
- 无斧凿痕: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状态的向往与保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深受唐诗的影响,尤其是白居易的诗作,对自然的描写尤为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张镃对自然景观的体验后,旨在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学问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读乐天诗》通过对香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类活动的反思。开头两句以香山老树无斧痕的景象,隐喻自然的原始和纯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状态的赞美与向往。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学问与心态的探讨,强调了学识的广博与内心的平和之间的关系。最后一句以“随人称白俗”表达了对世俗价值观的批判,指出这些评价往往是幼稚和肤浅的。从整体来看,诗歌在形式上简洁明了,内容上深邃而富有哲理,体现了张镃关心自然与人文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读到香山老,方无斧凿痕:通过观察香山的老树,感受到自然的原始状态,传达对自然的珍惜。
- 目前能转物,笔下尽逢源: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事物本质的探索。
- 学博才兼裕,心平气自温:强调知识与内心修养的关系,心态平和能使气质更加温和。
- 随人称白俗,真是小儿言:对社会普遍看法的批评,认为这些观点缺乏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香山老”比喻人对自然的尊重。
- 对仗:如“学博才兼裕,心平气自温”,使诗句更加整齐有韵。
- 反讽:最后一句对“白俗”的调侃,强调了对深度思考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意在强调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知识的追求,批判世俗的肤浅,倡导一种更为深刻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山:象征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 斧凿痕:代表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与干预。
- 笔下:象征创作与思想的源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香山老树的状态象征了什么?
A. 人类的破坏
B. 自然的原始
C. 生活的疲惫
D. 知识的缺乏 -
“随人称白俗”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看法?
A. 对世俗的赞美
B. 对世俗的批判
C. 对人类的赞美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张镃 vs 白居易:两位诗人在自然描写上相似,但张镃更侧重于哲思的表达,而白居易则更关注人情的细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