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乐 黄钟商,俗名大石调赋姜石帚渔隐》
时间: 2025-01-06 13:24: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部乐 黄钟商,俗名大石调赋姜石帚渔隐》
江鹢初飞,荡万里素云,际空如沐。
咏情吟思,不在秦筝金屋。
夜潮上,明月芦花,傍钓蓑梦远,句清敲玉。
翠罂汲晓,欸乃一声秋曲。
越装片篷障雨,瘦半竿渭水,鹭汀幽宿。
那知暖袍挟锦,低帘笼烛。
鼓春波载花万斛。
帆鬣转银河可掬。
风定浪息,苍茫外天浸寒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边初秋的美丽景色。江面上,白鹭翱翔,万里无云,仿佛置身于明亮的天空中,令人心旷神怡。诗人抒发情感,吟唱思绪,并不拘泥于那些奢华的金屋与秦筝;夜潮涌来,明月照耀着芦花,伴随着垂钓的梦境,清脆的敲打声仿佛是在敲打着美玉。清晨,诗人用翠罂汲水,悠扬的歌声如秋天的曲调。篷船伫立于雨中,渭水的水面上,几只白鹭在幽静的地方栖息。谁能想到温暖的袍子里藏着锦绣,低垂的帘子下烛光微弱。春波如鼓,载着万斛鲜花。船帆如鬣,转动在银河之上,风平浪静,苍茫的天空浸透了寒意与绿意。
注释
- 江鹢:指江边的白鹭。
- 秦筝金屋:秦筝是古代乐器,金屋则象征奢华的地方,暗指富贵的生活。
- 欸乃:指小船摇橹时发出的声音。
- 渭水:指渭河,这里可能作为一个地理象征。
- 鹭汀:指白鹭栖息的沙洲。
- 帆鬣:指船帆的形状,像鬣毛一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文英,字文英,号墨香,宋代词人,以其词风清丽、意象悠远著称。他的词作通常带有婉约风格,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士人的情怀与审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边秋日的宁静与美好。诗人以江鹢的飞翔开篇,营造出一种自由自在的氛围;接着通过“咏情吟思”的表达,展示了内心的情感世界,反映了对物质生活的超脱与向往。夜潮与明月的结合,创造出一种恬淡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与诗人的心境。
在后续的描绘中,诗人用“翠罂汲晓”及“欸乃一声秋曲”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而富有生机的场景;而“越装片篷障雨”则表现了生活的朴素与简单,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基调。最后,诗人以“风定浪息,苍茫外天浸寒绿”结束,留给读者一种深远的思考空间,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鹢初飞:开篇即描绘了江边白鹭初飞的画面,象征自由。
- 荡万里素云,际空如沐:描绘天空的辽阔,清新自然,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 咏情吟思,不在秦筝金屋:表达诗人不拘泥于奢华的生活,反而向往自然。
- 夜潮上,明月芦花:夜晚潮水上升,月光洒在芦花上,构成静谧的画面。
- 傍钓蓑梦远,句清敲玉:钓鱼的梦境,清脆的声音如同敲击美玉,表现梦幻与美好。
- 翠罂汲晓:清晨用翠罂汲水,表现生活的宁静与自然。
- 欸乃一声秋曲:摇橹声伴着秋天的旋律,展现身心愉悦。
- 越装片篷障雨:小船遮雨,表现生活的简单与朴素。
- 瘦半竿渭水:渭水的水面,可能暗示诗人的思绪。
- 鹭汀幽宿:白鹭栖息在安静的地方,表现出自然的和谐。
- 那知暖袍挟锦,低帘笼烛:揭示诗人对生活中小细节的关注。
- 鼓春波载花万斛:春波如鼓,寓意生机与希望。
- 帆鬣转银河可掬:帆的运动如同银河,表现出诗的梦幻色彩。
- 风定浪息,苍茫外天浸寒绿:结尾处的景象,象征着一种宁静与清冷。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帆鬣转银河可掬”,形象生动。
- 拟人:如“夜潮上”的描写,使自然更具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保持了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丽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鹢:象征自由与灵动。
- 明月:象征清明与希望。
- 芦花:寓意自然的纯净。
- 秋曲:代表生命的循环与变化。
- 渭水:象征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江鹢初飞”指的是什么?
- A. 江边的白鹭
- B. 江边的渔夫
- C. 江面的波浪
-
“咏情吟思”中“吟思”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吟唱和思考
- B. 钓鱼的梦
- C. 船上的景象
-
“帆鬣转银河可掬”表达了什么?
- A. 船在夜空中航行
- B. 船帆如同银河
- C. 船在雨中停留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自然与情感的交织。
- 苏轼的《水调歌头》:表现了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诗词对比:
- 吴文英与李清照:两位诗人均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但吴文英更注重于细腻的意象,而李清照则在情感上更为激荡。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吴文英的作品在自然描写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强调山水的孤寂,而吴文英则表现出江边的生机。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