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乐 和霞盦风后木叶枯脱之作》
时间: 2025-01-06 13:17: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林秃山髡,扫木叶一空,似头新沐。蛎墙薜荔,凌乱诗人吟屋。未岁寒松柏先凋,岂梅花五月,笛声飞玉。横汾帆乱,又唱大风一曲。更伤拣枝旅雁,当月昏水阔,冷餐寒宿。许教垒完檐幕,焰支窗烛。问尘襟涤除几斛。身世泪真盈一掬。梁月照色,荒三径多少余绿。
白话文翻译:
林木光秃的山上,树叶被扫得一干二净,像是刚刚洗过头一样。墙边的蛎壳和薜荔交错,显得诗人吟诵的房屋显得凌乱。还没到寒冬,松柏就先凋零,难道梅花会在五月开花,笛声在空中飘荡如玉。横汾江上的帆船摇摆不定,又唱起一曲大风。更让人伤感的是那盘旋在枝头的旅雁,夜晚水面宽广,寒冷的晚餐和宿营。希望能够搭起完美的檐幕,点亮窗前的烛火。问问这尘世的烦恼能涤除多少。我的泪水真是盈满一掬。月光照耀下,荒凉的小径上还有多少绿意。
注释:
- 林秃山髡:形容山上的树木光秃,髡指剃光的意思。
- 蛎墙薜荔:蛎墙指用蛎壳搭成的墙,薜荔是一种常绿藤本植物。
- 未岁寒松柏先凋:未到寒冬,松柏就已凋零,表达时光流逝之快。
- 笛声飞玉:笛声如玉般轻盈美妙。
- 横汾帆乱:横汾江上,帆船在风中摇晃。
- 冷餐寒宿:形容旅途的艰辛,冷淡的饮食和寒冷的宿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玉衔,清代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展现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冬之际,正值自然界万物凋零之时,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人生无常和孤独旅途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三部乐》和《霞盦风后木叶枯脱之作》是一首具有浓厚情感和深邃意境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秋冬时节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篇“林秃山髡”,直接引入了光秃的山景,给人一种萧条的感觉。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将自然景象与自身情感结合起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中提到的“未岁寒松柏先凋”,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观察,也暗含了对生命短暂的思考。人们常常在意外的时刻失去身边的东西,正如诗中提到的“梅花在五月”一样,时光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和伤感。笛声的描绘则为整个诗篇带来了一丝清雅的气息,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使在悲伤中,也要保持对美的追求。
“横汾帆乱”则传达了一种旅途的无奈和迷惘,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在此刻达到了高潮。最后以“身世泪真盈一掬”收尾,情感的真实和深切让人动容,诗人在自然景象中找到了对生命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林秃山髡:描写了秋冬时节,山上树木光秃的景象,暗示了生命的流逝。
- 扫木叶一空,似头新沐:通过比喻表现出树木的光秃和清新感,带有一丝幽怨。
- 蛎墙薜荔,凌乱诗人吟屋:描绘出诗人居所的凌乱,反映出内心的混乱与不安。
- 未岁寒松柏先凋:表现对时间的感慨,生命的脆弱。
- 岂梅花五月,笛声飞玉:用梅花与笛声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音乐感。
- 横汾帆乱,又唱大风一曲:展现旅途的艰辛与孤独,强调环境的变化。
- 更伤拣枝旅雁:表现对旅雁的思念与伤感,象征孤独。
- 当月昏水阔,冷餐寒宿:描绘旅途的艰辛与孤独的生活。
- 许教垒完檐幕,焰支窗烛:渴望温暖和安宁,反映出人们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 问尘襟涤除几斛:借问世事的无常,感叹人生的苦涩。
- 身世泪真盈一掬:表达内心的伤感,情感深邃。
- 梁月照色,荒三径多少余绿:结尾用月光与绿意对比,给人带来一丝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似头新沐”,通过比喻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笛声飞玉”,赋予笛声以情感,使其更具有灵动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秃: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光阴的无情。
- 蛎墙:代表人类的栖息环境,与自然的交融。
- 笛声:象征音乐与情感,带有浪漫的色彩。
- 旅雁:象征思乡与孤独,反映人们在旅途中的心情。
- 月光:象征宁静与思考,带有哲理意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林秃山髡”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繁盛的树林
- B. 光秃的山峰
- C. 繁花似锦
-
诗人希望通过“焰支窗烛”表达什么?
- A. 对温暖的渴望
- B. 对黑暗的恐惧
- C. 对蜡烛的喜爱
-
“身世泪真盈一掬”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悲伤
- C. 愤怒
答案:
- B. 光秃的山峰
- A. 对温暖的渴望
- B. 悲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孤独,通过月夜的意象展现情感的深邃。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在自然景象中融入历史感,展现了诗人对往事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