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乐·江鶃初飞》
时间: 2025-01-06 12:39: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鶃初飞
吴文英
江鶃初飞,荡万里素云,际空如沐。
咏情吟思,不在秦筝金屋。
夜潮上,明月芦花,傍钓蓑梦远,句清敲玉。
翠罂汲晓,欸乃一声秋曲。
越装片篷障雨,瘦半竿渭水,鹭汀幽宿。
那知暖袍挟锦,低帘笼烛。
鼓春波载花万斛。
帆鬣转银河可掬。
风定浪息,苍茫外天浸寒绿。
白话文翻译
江鸥刚刚起飞,荡漾在万里无云的天空中,仿佛沐浴在空中。
我吟唱着情思,心却不在那金屋秦筝之中。
夜潮涌来,明亮的月光照耀着芦花,伴随着钓鱼的蓑衣,梦远而清晰,像敲击玉石般清脆。
清晨,翠绿的罂粟花汲取露水,发出一声声秋天的曲调。
我在雨中搭起遮篷,渭水旁的细杆也显得瘦弱,白鹭在幽静的沙洲上栖息。
谁能知道温暖的袍子夹带着锦缎,低垂的帘子笼罩着烛光。
春潮鼓动着,载着万斛的花朵。
帆船的鬃毛在银河间摇曳,仿佛可以捧起整条银河。
风停浪息,苍茫的天空浸润着寒绿色。
注释
- 江鶃: 指江鸥,水鸟的一种,常见于江河湖泊。
- 秦筝: 古代乐器,常用于宴会,象征富贵的生活。
- 明月芦花: 描绘夜晚的宁静美景,月光照耀下的芦苇花。
- 欸乃: 形容小船摇晃时发出的声响。
- 渭水: 指渭河,流经陕西省,寓意江河。
- 鹭汀: 指白鹭栖息的沙洲。
- 暖袍挟锦: 暖和的袍子夹带着华丽的锦缎,象征富贵与温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文英,字文英,号梅村,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小令,作品以清新秀丽、情感细腻著称。
创作背景:
《江鶃初飞》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态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个人情感。
诗歌鉴赏
《江鶃初飞》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情感交融的诗。诗的开头通过描写江鸥的飞翔,引出广阔的天空,给人一种自由与开阔的感觉。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咏叹,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漠然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通过“咏情吟思,不在秦筝金屋”的对比,展示了作者内心对高尚情操的向往。
在夜晚的潮水和明月的映照下,诗人将自然与自我情感紧密联系,营造出一种清幽而静谧的氛围。诗中“欸乃一声秋曲”的细腻描写,仿佛让人听到了小船摇曳时的声响,增添了诗的生活气息与情感的真实感。
最后,诗人以“风定浪息,苍茫外天浸寒绿”结束,全诗回归到自然的宁静,似乎在说,在繁华与喧嚣中,只有自然才是心灵的归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层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鶃初飞: 描述江鸥刚刚起飞,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
- 荡万里素云,际空如沐: 形容天空辽阔,白云轻盈,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觉。
- 咏情吟思,不在秦筝金屋: 表达诗人对物质生活的疏远,情感寄托在音乐与自然中。
- 夜潮上,明月芦花: 夜晚的潮水与明亮的月光交相辉映,描绘出宁静的夜景。
- 傍钓蓑梦远,句清敲玉: 细腻的描写,营造出梦境般的意境。
- 翠罂汲晓,欸乃一声秋曲: 清晨的露水与小船的摇曳声,增添了诗的生活气息。
- 越装片篷障雨: 描述诗人在雨中搭起遮篷的场景。
- 瘦半竿渭水,鹭汀幽宿: 渭水旁的细杆与白鹭栖息的沙洲,渲染出幽静的意境。
- 那知暖袍挟锦,低帘笼烛: 暖袍与烛光的描写,传达出温暖与安静的生活状态。
- 鼓春波载花万斛: 春潮荡漾,载着丰盛的花朵,象征生命的美好。
- 帆鬣转银河可掬: 帆船在银河间转动,仿佛能够捧起银河,象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风定浪息,苍茫外天浸寒绿: 结尾以宁静的自然景象收束,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 “咏情吟思,不在秦筝金屋”,用金屋比喻奢华的生活。
- 拟人: “欸乃一声”,赋予船只声响以人的行为。
- 对仗: 整首诗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强调了内心情感的追求与自由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鶃: 象征自由与灵动。
- 明月: 代表宁静与思考。
- 芦花: 体现自然之美与生命的脆弱。
- 秋曲: 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韵律。
- 银河: 代表广阔与梦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江鶃初飞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财富
- C. 忧伤
-
诗中“咏情吟思”指的是什么?
- A. 对物质的追求
- B. 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 C. 对名利的渴望
-
诗的最后一句“风定浪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平静与宁静
- B. 激动与不安
- C. 渴望与追求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写了夜晚的宁静与思索,但更侧重于历史感与怀旧情怀;而吴文英的《江鶃初飞》则强调了自然的美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