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时间: 2025-01-04 12:36:10

岩柯嫩蕊,过惊雷先坼,野客山僧惯能摘。

筠炉浅、焙缶器重封,初开处,无限早春香色。

年时西苑往,赐出头纲,小院宵凉共煎吃。

退隐傍江村,药臼茶铛,人事屏、石泉频汲。

叹荏苒、年光又尝新,渐蝶粉、穿篱燕泥黏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岩柯嫩蕊,过惊雷先坼,野客山僧惯能摘。
筠炉浅焙缶器重封,初开处,无限早春香色。
年时西苑往,赐出头纲,小院宵凉共煎吃。
退隐傍江村,药臼茶铛,人事屏石泉频汲。
叹荏苒年光又尝新,渐蝶粉穿篱燕泥黏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和人们的生活场景。诗的开头提到嫩蕊在岩石上生长,惊雷过后,早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山中的客人和僧人都习惯于采摘这些嫩蕊。接着描写了用竹炉轻轻焙烤的茶器,初开的时候散发出无限的春香。诗人回忆往年在西苑游玩的情景,那里赐予的美好时光与小院的凉爽夜晚常常共煎美茶。最后,诗人退隐在江边村落,磨药和泡茶,远离世俗的烦扰,偶尔从石泉汲水品茶,感叹时间飞逝,生活又是崭新的体验,渐渐看到蝴蝶飞舞,燕子在泥土中筑巢。

注释:

  • 岩柯:岩石上的藤蔓。
  • 嫩蕊:春天新生的花蕾。
  • 惊雷:指春雷,象征春天的来临。
  • 筠炉:用竹子制成的炉子,用于焙茶。
  • 重封:指器具严密封存以保持香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士奇,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擅长诗词,尤其是在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方面有独特的见解。他的作品多反映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自然和宁静的心态。

创作背景:

《洞仙歌》写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动荡时期,诗人在经历了世事的纷扰后,选择隐居山林,借助自然景色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洞仙歌》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细腻景象,如嫩蕊、春香等,传达了春天带来的生机与美好。诗人在对往昔的回忆中,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眷恋,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诗的意象丰富,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有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思考。特别是“渐蝶粉穿篱燕泥黏席”,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温暖,描绘出一种和谐的生活画面。整首诗在意境上给人以宁静的美感,令人向往那种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岩柯嫩蕊:描绘春天的生机,嫩蕊在岩石上生长。
  2. 过惊雷先坼:春雷初响,万物复苏。
  3. 野客山僧惯能摘:山中客人和僧人已习惯采摘这些春蕾。
  4. 筠炉浅焙缶器重封:用竹炉轻焙茶器,香气浓郁。
  5. 无限早春香色:春天的香气无穷无尽。
  6. 年时西苑往:回忆往年在西苑游玩的情景。
  7. 赐出头纲:得到美好的等待和时光。
  8. 小院宵凉共煎吃:在小院中享受凉爽的夜晚和美茶。
  9. 退隐傍江村:选择隐居在江边的村庄。
  10. 药臼茶铛:闲暇之时,磨药和泡茶。
  11. 人事屏石泉频汲:远离世俗,汲取山泉水。
  12. 叹荏苒年光又尝新:感叹时间飞逝,生活又焕然一新。
  13. 渐蝶粉穿篱燕泥黏席:春天的生机,蝴蝶和燕子在周围飞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气息比作无限的香色。
  • 拟人:描绘自然景象和生物,赋予他们情感。
  • 对仗:如“药臼茶铛”与“人事屏石泉”形成对仗,使诗句更具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展现隐居生活的宁静美好,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春天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嫩蕊:象征新生与希望。
  • 春香:代表春天的气息,充满温暖与生机。
  • 茶铛:象征隐逸生活的闲适与宁静。
  • 蝴蝶、燕子: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生命的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洞仙歌》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高士奇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野客”指的是谁?

    • A) 渔夫
    • B) 旅人
    • C) 山僧
  3. “渐蝶粉穿篱燕泥黏席”描绘了什么场景?

    • A) 秋天的景象
    • B) 春天的生机
    •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

  1. B) 高士奇
  2. B) 旅人
  3. B) 春天的生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高士奇的《洞仙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逸生活的宁静和自然的美好。王维在诗中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哲理,而高士奇则通过春天的生机展现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向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