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塔寺(并引)》

时间: 2025-01-08 20:08:04

世传王播《饭后钟》诗,盖扬州石塔寺事也。

相传如此,戏作此诗。

饥眼眩东西,诗肠忘早晏。

虽知灯是火,不悟钟非饭。

山僧异漂母,但可供一莞。

何为三百年,记忆作此讪。

斋厨养若人,无益只遗患。

乃知饭后钟,阇黎盖具眼。

意思解释

石塔寺(并引)

作者: 苏轼 〔宋代〕

原文展示:

世传王播饭后钟诗,盖扬州石塔寺事也。相传如此,戏作此诗。饥眼眩东西,诗肠忘早晏。虽知灯是火,不悟钟非饭。山僧异漂母,但可供一莞。何为三百年,记忆作此讪。斋厨养若人,无益只遗患。乃知饭后钟,阇黎盖具眼。

白话文翻译:

根据传说,王播在吃饭后写了一首关于钟声的诗,这个故事与扬州的石塔寺有关。听说是这样的,所以我随便写了这首诗。在饥饿中,眼睛迷惑于东西南北,诗情也忘却了吃饭的时间。虽然知道灯是火,但却不知道钟声不是饭。在山中修行的僧人和漂母相比,只能供给我一朵莞尔的笑容。为何三百年来,记忆中仍流传着这样的讽刺?斋厨养活人,但没有益处,只留下祸患。于是我明白了,饭后听钟声,寺中的僧人显然是有慧眼的。

注释:

  • 王播:王播,古代诗人,因饮食后作诗而闻名。
  • 钟诗:指的是与寺庙钟声有关的诗。
  • 阇黎:寺庙中的僧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俊逸著称,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来源于对于古代传说的戏谑和反思,表达了对饮食、生活的哲学思考。在寺庙中,僧人对生活的理解和世俗的追求形成了鲜明对比。

诗歌鉴赏:

《石塔寺(并引)》是一首通过对饮食和钟声的描绘,探讨了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内心的反思。苏轼通过“饭后钟”这一意象,引发了对“生活与生存”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饥眼眩东西”,表现了在饥饿状态下,人在感知世界时的迷惘,暗示着对物质的追求往往让人失去方向感。同时,诗中“虽知灯是火,不悟钟非饭”则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无法区分真正重要的事物,进而导致对生活的误解和追求的偏差。

“山僧异漂母”则展示了苏轼对修行人和世俗生活的对比,表明在简朴生活中,僧人内心的满足与宁静,显然更为珍贵。整首诗在轻松的表述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世俗的调侃,带有一种哲学的意味。通过饥饿与钟声的关系,苏轼也在提醒人们要关注内心的真实需求,而不仅仅是物质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世传王播饭后钟诗:传说王播在吃饭后写的诗。
  2. 盖扬州石塔寺事也:与扬州的石塔寺有关。
  3. 相传如此,戏作此诗:听说是这样,所以我开玩笑写了这首诗。
  4. 饥眼眩东西,诗肠忘早晏:饥饿让人眼花缭乱,连吃饭的时间都忘了。
  5. 虽知灯是火,不悟钟非饭:知道灯是火,但却不明白钟声不是饭。
  6. 山僧异漂母,但可供一莞:修行的僧人和漂母相比,所能给予的只是微笑。
  7. 何为三百年,记忆作此讪:为何三百年来,这样的记忆成了讽刺?
  8. 斋厨养若人,无益只遗患:素食厨房养活人,但没有益处,反而留下祸患。
  9. 乃知饭后钟,阇黎盖具眼:因此我明白了,饭后的钟声,寺中的僧人显然是有智慧的。

修辞手法:

  • 对比:山僧与漂母的对比,突出内心的满足与世俗的追求。
  • 讽刺:通过对饮食与钟声的关系进行讽刺,揭示人们对物质的盲目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生活的反思,尤其是对物质与精神的追求。苏轼通过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警惕与对内心满足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时间和生活的节奏,提醒人们注意内心的声音。
  • :代表物质的追求,暗示对生活的基本需求。
  • 山僧: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播饭后写的诗与哪个寺庙有关? a) 石塔寺
    b) 普陀寺
    c) 少林寺
    答案: a) 石塔寺

  2. 诗中提到的“阇黎”指的是? a) 诗人
    b) 僧人
    c) 漂母
    答案: b) 僧人

  3. 诗中“虽知灯是火,不悟钟非饭”说明了什么? a) 人对物质的追求
    b) 人对生活的理解
    c) 人对智慧的追求
    答案: a) 人对物质的追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题西林壁》 - 苏轼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与苏轼:李白的诗中常表现对自由的向往,而苏轼的诗则更关注内心的平和与生活的哲学,两者在表达方式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思考方式。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