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雀喧喧冻不飞,
遶林空啅未开枝。
多情好与风流伴,
不到双双燕语时。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雀鸟在枝头喧闹,却因寒冷而不敢飞翔,
围绕着树林空中鸣叫,却见不到那尚未开放的花枝。
多情的我愿意与风流的春光伴随,
却要等到双双燕子相语的时节。
注释:
- 寒雀:指冬天的鸟,象征着寒冷。
- 喧喧:形容鸟鸣声。
- 遶林空啅:环绕树林空中鸣叫。
- 多情:形容对春天、爱情等事物的向往。
- 风流伴:意指与春光、春情相伴。
- 双双燕语:指燕子成双成对地鸣叫,象征春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作品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婉约,擅长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春寒时节,诗人通过梅花、寒雀等意象,表达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爱情的思考。
诗歌鉴赏: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中的这首诗,通过描写寒雀的喧闹与春天的迟迟未至,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期盼。开头两句,寒雀在寒风中鸣叫,似乎在呼唤春天的到来,而它们却因寒冷而不敢飞翔,暗示着春天的迟缓和人们对温暖的渴望。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期待,愿意与风流的春光作伴,但又苦于没有燕子成双的时节,这种对春天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孤独与期盼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鲜明,展现了苏轼在描写自然景象时的独特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底蕴。寒雀的孤独与梅花的期待,象征着诗人心中对爱情与春天的渴望,诗的结尾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令人心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寒雀喧喧冻不飞:寒雀在寒冷的天气中喧闹,却无法飞翔,表现出冬天的冷清与生机的缺失。
- 遶林空啅未开枝:鸟儿在森林上空回旋,鸣叫着,但花枝尚未开放,暗示春天的迟到。
- 多情好与风流伴:诗人内心渴望与春天的美好相伴,表现出对春光的期待。
- 不到双双燕语时:等待燕子成双的时节,象征着春天和爱情的到来。
修辞手法:
- 拟人:寒雀的喧闹和不飞,赋予鸟儿以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爱情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雀:象征孤独,暗示寒冷的季节。
- 梅花:象征春天的到来,代表美好与希望。
- 双双燕子:象征爱情与春天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寒雀”代表什么?
A. 春天的鸟
B. 寒冷的鸟
C. 夏天的鸟
D. 秋天的鸟 -
诗人希望与什么相伴?
A. 寒风
B. 风流
C. 烈日
D. 雪花 -
诗中提到的“燕子”象征着什么?
A. 冬天
B. 孤独
C. 爱情与春天
D. 暴风雨
答案:1-B,2-B,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梅花》 -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与王安石的《梅花》均以梅花为主题,前者更侧重于春天的渴望与孤独,后者则强调梅花的坚韧与高洁。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展示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