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平山堂下废园》
时间: 2025-01-04 10:00: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阳台 平山堂下废园
作者: 黄燮清
酒国寒深,箫楼梦远,平芜绿过危廊。
翠减红疏,知他几阅星霜。
黄金销尽繁华歇,有流莺代诉荒凉。
漫思量。罗袂珠帘,一例斜阳。
烟花休忆南朝事,便寻常池馆,也历沧桑。
蝴蝶飞来,犹怜往日衣香。
东风自觉无聊甚,到春来懒上垂杨。
最心伤。月里歌声,都在邻墙。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酒国里,箫声遥远,梦境也随之远去;平坦的芜草绿意,铺过了高高的廊子。
翠绿的树木逐渐减少,红花也变得稀疏,不知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霜。
繁华的黄金早已消逝,只有流莺在诉说着这荒凉的境地。
我漫无目的地思索,轻纱的衣袂,珠帘一同映照着斜阳。
烟花不再回忆南朝的往事,即使是那些寻常的池馆,也经历了风雨沧桑。
蝴蝶飞来,依然怜惜往日的衣香。
东风自觉无聊,到了春天懒得去垂杨。
我心中最为伤感的是,月亮里的歌声,都在隔壁的墙上回响。
注释:
- 酒国:指酒的世界,常用来形容繁华的场所。
- 箫楼:古代的一种乐器所在地,象征着梦幻和远方。
- 平芜:指平坦的芜草。
- 黄金销尽:比喻繁华富贵的消逝。
- 流莺:指一种鸟,常用来象征歌声和美好的时光。
- 罗袂珠帘:形容轻盈的衣袂和珠帘,描绘出一种优雅的意象。
- 南朝事: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代表着繁华与艺术的高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燮清(1799年-1870年),字子美,号晨曦,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词、曲,尤以咏怀、咏物见长。他的诗词具有浓厚的抒情风格,常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高阳台 平山堂下废园》创作于清代的一个废园中,诗人通过对身边环境的观察,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此时,社会动荡,个人感慨与忧伤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失落。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废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无奈。开篇的“酒国寒深,箫楼梦远”,营造出一种冷清而孤寂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繁华的消逝。接着,通过“平芜绿过危廊”描绘出荒凉之美,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诗中“黄金销尽繁华歇”的句子,直观地揭示了富贵的消逝,流莺的悲鸣更是增添了几分凄凉。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蝴蝶飞来,犹怜往日衣香”反映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蝴蝶象征着自由与美,但它的到来却是对过往的唤醒与伤感。最后一句“月里歌声,都在邻墙”,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似乎在诉说着隔壁的欢乐与自己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酒国寒深,箫楼梦远:描绘出酒宴的冷清与远方的梦境,暗示对过往繁华的追忆。
- 平芜绿过危廊:用自然景色展示时间的流逝,象征着生活的无情。
- 翠减红疏,知他几阅星霜:表达对岁月流转的感慨,翠绿和红花的减少象征着生命的衰退。
- 黄金销尽繁华歇:直接描绘繁华的消逝,流莺的歌声则是对荒凉的诉说。
- 漫思量:表现诗人无所事事的思考。
- 烟花休忆南朝事:提醒自己不要再沉浸于过去的回忆。
- 蝴蝶飞来,犹怜往日衣香:蝴蝶象征着美好,体现了对过去的怀念。
- 东风自觉无聊甚:东风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但诗人却感到无聊。
- 最心伤。月里歌声,都在邻墙:结束时的孤独感,强调了内心的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酒国”比喻繁华的生活。
- 拟人:如“东风自觉无聊”,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翠减红疏”对“黄金销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生活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借助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展现了个人情感的深邃与复杂。
意象分析:
- 酒国:象征着繁华与醉生梦死。
- 箫楼:代表着音乐与梦境的遥远。
- 流莺:象征着美好时光与哀愁的诉说。
- 蝴蝶:代表着自由、美好与对往事的怀念。
- 斜阳:象征着黄昏与生命的终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酒国”象征什么? A. 贫穷
B. 繁华
C. 自然 -
“黄金销尽繁华歇”中的“黄金”指的是什么? A. 财富
B. 时间
C. 美好回忆 -
诗人对过去的态度是? A. 怀念与惋惜
B. 绝望
C. 无所谓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柳永《雨霖铃》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过去的怀念,情感细腻。
- 柳永《雨霖铃》:描绘了相思与离愁,与黄燮清的孤独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精选》
- 《古诗词解读与赏析》
- 《黄燮清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