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寒竹,和频伽韵》
时间: 2025-01-14 13:42: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阳台 寒竹
作者: 赵熙(清代)
清节争春,虚心领雪,美人翠袖天寒。
万绿凋年,亭亭四照明玕。
穷阴不结孤生伴,孰花予芳岁今阑。
拗孤山。梅外斜枝,红片花残。
情知正则幽篁命,奈见天无路,石冷苔乾。
泪点潇湘,露华滴滴铜盘。
拳枝忍读宣和画,纥干山寒雀争喧。
锦绷斑。将尾捎云,谁作龙看。
白话文翻译:
在这清寒的季节争着迎接春天,虚心的竹子在雪中挺立,美丽的女子在寒冷的天气中披着翠绿的袖子。
万物凋零的年头,四周的玫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
孤独的阴影无法结交生伴,哪一朵花能在此芳菲的时节陪伴我呢?
我独自拗向孤山,梅树外的斜枝上,红色的花瓣已然凋零。
我心知正是幽篁的命运,然而无奈的是,天边无路可走,石头冰冷苔藓干枯。
泪点如潇湘水般滴落,露华如同滴在铜盘上。
拳头般的枝条忍不住去读宣和的画作,寒冷的山中,雀鸟争喧。
鲜艳的锦缎,正尾拖云,谁来作龙看呢?
注释:
- 清节争春: 清寒的节令中争相迎春。
- 虚心领雪: 竹子高洁,承受着雪的压迫。
- 明玕: 形容玫瑰花的美丽。
- 穷阴不结孤生伴: 孤独的阴影不能结交伴侣。
- 拗孤山: 表示孤独地倾向于山中。
- 泪点潇湘: 形容眼泪如同潇湘水滴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熙,清代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丰富的情感著称。生平致力于诗词创作,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及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表达了诗人在寒冷季节中的孤独与对春天的期盼,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高阳台 寒竹》通过描绘寒冬中的自然景象,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春天的渴望。诗中“清节争春,虚心领雪”一句,展现了竹子的高洁与坚韧,象征着诗人对清白节操的追求。随着季节的变迁,万物凋零,诗人对生命的思考愈加深刻。
在意象的使用上,诗人通过“梅外斜枝,红片花残”描绘出春天的残酷与无情,反映出人世间的无奈。诗人在孤独中与自然对话,表达了对生命与友谊的渴望。“情知正则幽篁命,奈见天无路”则体现出对未来的无助感,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孤独。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示了外在的景象,更深刻地反映了内心的情感波动。此诗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节争春:在寒冷的节令中争着迎接春天,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虚心领雪:竹子虚心地承受着雪的压迫,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 万绿凋年:万物凋零的年头,隐喻着生命的无常。
- 亭亭四照明玕:描绘玫瑰花在阳光下的美丽与坚韧。
- 穷阴不结孤生伴:孤独的阴影无法结交伴侣,反映出诗人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竹子比作高洁的品格。
- 拟人: 赋予自然物象以人的情感,如“拳枝忍读宣和画”。
- 对仗: 句式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孤独与渴望春天的主题,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竹: 代表高洁与坚韧。
- 梅花: 代表孤独与坚强。
- 露华: 代表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清节争春”中的“清节”指的是什么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冬天
- D. 秋天
-
诗中的“红片花残”是指哪种花?
- A. 玫瑰
- B. 梅花
- C. 竹子
- D. 春花
答案:
- C. 冬天
- B. 梅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 王安石
- 《春夜喜雨》 - 杜甫
诗词对比: 赵熙的《高阳台 寒竹》与王安石的《梅花》在主题上都涉及孤独与坚韧,但赵熙更注重内心的孤独感,而王安石则通过梅花的坚强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