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送客还浙东)》
时间: 2025-01-19 18:56: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霖铃(送客还浙东)
作者:黄裳(宋代)
天南游客。
甚而今却送君南国。
薰风万里无限,
吟蝉暗续,
离情如织。
秣马脂车,
去即去多少人惜。
为惠爱烟惨云山,
送两城愁作行色。
飞帆过浙西封城。
到秋深且舣荷花泽。
就船买得鲈鳜,
新谷破雪堆香粒。
此兴谁同,
须记东秦,
有客相忆。
愿听了一阕歌声,
醉倒拚今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开篇描写了南方的游子,今天却要送你去南国。温暖的春风吹拂,蝉鸣声声,离别的情感如同织布一般缠绵。骑马驾车,离去的时刻让多少人不舍。为了你,我愿意忍受这云山的阴霾,为你送别时的愁绪。乘着飞帆经过浙西的封城,等到秋天的时候停靠在荷花盛开的水泽上。等上船后买到鲈鱼和鳜鱼,新收的谷物如同雪花般堆满了香粒。这样的兴致谁能相陪,想起来东秦的老朋友,心中倍感思念。希望能听到你唱一曲,我愿醉倒在今天的离别中。
注释
- 游子:指漂泊在外的人,常作离别的象征。
- 薰风:温暖的春风,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 秣马脂车:比喻准备出行,古时出行多乘坐马车。
- 惠爱:指恩惠和情感,表现出对朋友的珍视。
- 飞帆:指乘船出行,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
- 荷花泽:指盛开荷花的水泽,象征着美丽的自然景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裳,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但其词作流传甚广,风格多以抒情见长,常表达离别、思念等情感。
创作背景
《雨霖铃》创作于黄裳送别友人的场合,展现了词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离别时光的依依不舍。
诗歌鉴赏
这首《雨霖铃》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场景,情感深沉而真挚。开头的“天南游客”便引入了游子的身份,接着以“薰风万里”和“吟蝉暗续”描绘出温暖而富有生机的自然环境,传达出一种即将离去的惆怅。离别的情绪在“离情如织”中得到了升华,仿佛将每一丝情感都细致入微地编织成了一幅画。
随着词句的推进,离别的场景愈发清晰,“秣马脂车”传达出出发的紧迫感,而“为惠爱烟惨云山”则暗示了即将面对的情感重负。词人通过“飞帆过浙西封城”展现了行程的远大,描绘了乘船的美好与孤独。
结尾部分,词人回忆起与友人的共度时光,渴望再次听到他那动人的歌声,进一步加深了对离别的感伤和对友谊的珍惜。整首词情感真挚,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充分展现了古代文人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南游客。”:开头便点明了主角身份,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
- “甚而今却送君南国。”:感叹今日的离别,深感不舍。
- “薰风万里无限,”:描绘出温暖的环境,增强离别的对比。
- “吟蝉暗续,”:蝉鸣声声,象征着生机与离别的宁静。
- “离情如织。”:情感复杂,宛如织布般交错,表达对离别的感伤。
- “秣马脂车,”:象征出发的准备,增强了紧迫感。
- “去即去多少人惜。”:表达离去时的惋惜。
- “为惠爱烟惨云山,”:为了爱人,愿意面对阴霾的天气。
- “送两城愁作行色。”:描写送别时的愁绪,情感浓重。
- “飞帆过浙西封城。”:描绘乘船的旅程,展现远行的期待。
- “到秋深且舣荷花泽。”:暗示行程的结束,带有宁静之感。
- “就船买得鲈鳜,”:描绘美食,增添生活气息。
- “新谷破雪堆香粒。”:新谷的意象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 “此兴谁同,”:思念朋友,感到孤独。
- “须记东秦,”:提到老友,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 “有客相忆。”:强调情谊的深厚。
- “愿听了一阕歌声,”:渴望听到友人歌声,增添离别的感伤。
- “醉倒拚今日。”:表达对当下离别的无奈与沉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离情如织”,将情感比作织物,形象生动。
- 拟人:如“吟蝉暗续”,给自然界中的蝉赋予了人的情感。
- 对仗:如“飞帆过浙西封城”,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离别时的哀愁与对友谊的眷恋,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感深度与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游子:象征漂泊与离别。
- 春风:象征温暖与生机。
- 蝉鸣:象征夏日的宁静与思念。
- 荷花:象征美好时光的留恋。
- 鲈鳜:象征丰收与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天南游客”中的“游客”是指: A. 旅行者
B. 漂泊者
C. 商人
D. 学者 -
“离情如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轻松
B. 复杂
C. 愤怒
D. 喜悦 -
“愿听了一阕歌声”中“阕”指的是: A. 曲调
B. 歌声
C. 诗句
D. 乐器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如梦令》与《雨霖铃》都表达了离别与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而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与离别场景展现出深厚的情谊与时间的流逝。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词林正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