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大卿挽词三首》

时间: 2025-01-06 04:57:13

终始为全德,生荣没亦荣。

里人悲画翣,郡吏拜铭旌。

石马天麟肖,松枝国栋成。

更看追孝意,捧土作新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叶大卿挽词三首》

终始为全德,生荣没亦荣。
里人悲画翣,郡吏拜铭旌。
石马天麟肖,松枝国栋成。
更看追孝意,捧土作新茔。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表达了对叶大卿的悼念,强调了他在生前和去世后都保持着高尚的品德。乡里的人因他去世而感到悲痛,官吏们则为他立碑铭记。诗中提到的“石马”和“松枝”象征着他的高贵和坚韧。最后一句表达了对其孝心的追随,甚至在为他建墓时都怀着敬意。

注释

  • 终始:事情的开始和结束。这里指生前和死后都要保持德行。
  • 画翣:绘制的华美的扇子,用于悼念亡者,象征哀悼之情。
  • 郡吏:地方官吏,指对叶大卿的尊重。
  • 石马天麟:石雕的马和天上的麒麟,象征高贵和吉祥。
  • 松枝国栋:松树的树枝,象征着坚韧和长寿。
  • 追孝意:追随和表达孝心的意愿。
  • 捧土作新茔:用手捧土为故人修建新坟,以示对他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青莲居士,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五言律诗,以写景抒情见长,常表现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梅尧臣在诗歌中常借用历史典故,表达对时事的关注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创作背景

《叶大卿挽词三首》创作于叶大卿去世之际,表达了梅尧臣对这位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悲痛。在当时,社会对道德的重视和对先人的追思,使得挽词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

诗歌鉴赏

这首挽词以其深厚的情感和优雅的语言展现了梅尧臣对叶大卿的敬仰与怀念。诗开头便以“终始为全德”点明主题,强调了道德在生死之间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对品德的崇高追求。紧接着,诗人通过描绘乡人和官吏的反应,表现出叶大卿在世时的威望与在世后的影响力,传达出一种社会对优秀人物的共同追思。

诗中“石马天麟肖,松枝国栋成”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既描写了叶大卿的高贵品格,也暗示了他在世时的卓越贡献,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最后一句“更看追孝意,捧土作新茔”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逝去的敬意及后人的孝心,增强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

总的来说,梅尧臣的这首挽词,不仅展现了对友人的追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德与孝道的重视,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终始为全德: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要保持完整的德行。
  2. 生荣没亦荣:活着时光辉灿烂,去世后同样荣光不减。
  3. 里人悲画翣:乡里的人们因他的去世而感到悲痛,绘制扇子以示哀悼。
  4. 郡吏拜铭旌:地方官吏为他立碑铭记,表达对他的尊重。
  5. 石马天麟肖:石雕的马与天上麒麟的肖像,象征他高贵的品格。
  6. 松枝国栋成:松树的枝叶象征坚韧,他的精神将长存。
  7. 更看追孝意:更要关注后人对他的孝心与追思。
  8. 捧土作新茔:用手捧土为他建立新坟,以示敬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石马和天麟比作叶大卿的高贵品德,增强了意象的象征意义。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排比的手法展示乡人和官吏对叶大卿的不同反应,突出其影响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叶大卿的追忆,表现了对道德的重视和对逝者的敬意。诗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反映了社会对优秀品德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马:象征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 天麟:象征罕见的高贵与吉祥。
  • 松枝:象征长寿与坚韧。
  • 新茔:象征着对逝者的追思与敬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叶大卿挽词三首》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梅尧臣
    • D) 白居易
  2. 诗中“终始为全德”的意思是什么?

    • A) 生前要有德
    • B) 生死都要有德
    • C) 只死去才有德
    • D) 只活着才有德
  3. “石马天麟肖”中的“天麟”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马
    • B) 一种神兽
    • C) 一种植物
    • D) 一种建筑

答案

  1. C) 梅尧臣
  2. B) 生死都要有德
  3. B) 一种神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题临安邸》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题临安邸》: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对故人的怀念,但侧重于对时事的感慨和个人的无奈。梅尧臣的挽词则更强调对品德和孝道的追求。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陶渊明在诗中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梅尧臣对故人的怀念形成鲜明对比,但二者都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