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桑》

时间: 2025-01-04 07:06:36

二月起蚕事,伐桑人阻饥。

已伤持斧缺,不作负薪非。

聊给终朝食,宁虞卒岁衣。

月光无隔碍,直照破荆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伐桑
梅尧臣

二月起蚕事,伐桑人阻饥。
已伤持斧缺,不作负薪非。
聊给终朝食,宁虞卒岁衣。
月光无隔碍,直照破荆扉。

白话文翻译:

在二月开始养蚕的季节,砍桑树的人因饥饿而停下工作。
手中的斧头已因伤而缺,不愿意再背负柴薪。
只求能填饱肚子,何必担心年末的衣服?
月光没有遮挡,直照破旧的荆棘门。

注释:

  • 二月:指农历二月,正是开始养蚕的季节。
  • 伐桑:砍伐桑树,桑树是养蚕的主要食物来源。
  • 人阻饥:人因饥饿而停下了手中的工作。
  • 已伤持斧缺:斧头已经损坏,手里持有的斧子也受了伤。
  • 不作负薪非:不想再去负担柴薪,表示对生活的无奈。
  • 聊给终朝食:只求能维持一日三餐的温饱。
  • 宁虞卒岁衣:宁愿不顾终年的衣物问题。
  • 月光无隔碍:月光照耀,没有任何遮挡。
  • 直照破荆扉:直接照亮了破旧的荆棘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是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绘乡村生活,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反映了农民在生活困境中的艰辛,尤其是在特定的季节里,农民们为养蚕而砍伐桑树的场景,展现了对生存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伐桑》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梅尧臣通过对农民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农民在艰难环境中求生存的状态。诗中,二月的春光象征了新的开始,但却伴随着农民的饥饿与疲惫。诗人通过“伐桑人阻饥”引入了主题,表现了农民为生计所迫的无奈和辛酸。整首诗透出一种对劳动者的同情与理解,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困苦。

诗中的“已伤持斧缺”一语,生动地描绘了农民在艰苦条件下的窘迫,斧头的缺损象征着生活的困顿,反映了他们对生计的无力感。同时,“聊给终朝食,宁虞卒岁衣”则传达了对于温饱的渴望,反映了农民的朴实与现实。这种对生活的真实写照,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人情味与生活的厚度。

最后,月光的描写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美好,尽管生活艰辛,但在月光的照耀下,希望与光明依然存在。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使读者在体会农民苦难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丝安慰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二月起蚕事:二月是养蚕的时节,暗示了季节的变迁与生活的开始。
  2. 伐桑人阻饥:砍伐桑树的人因饥饿而中止工作,表现出生活的艰辛。
  3. 已伤持斧缺:斧头的缺损象征着劳作的艰难与生活的困惑。
  4. 不作负薪非:表达了农民对负担的厌倦,暗示他们的无奈与痛苦。
  5. 聊给终朝食:只求能维持一日的温饱,表现出对生存的迫切需求。
  6. 宁虞卒岁衣:宁愿不顾未来的衣物问题,反映了紧迫的生存压力。
  7. 月光无隔碍:月光的照耀象征着希望与未来的光明。
  8. 直照破荆扉:照亮了破旧的荆棘门,象征着生活的艰难与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困顿比作破旧的荆棘门,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使得诗歌的韵律感加强。
  • 意象:月光、斧头、荆棘门等意象交织,丰富了诗的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农民生活困境的深刻体察与同情,展示了生活的艰辛与努力求生的决心,传达了在逆境中仍然怀有希望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二月: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2. 桑树:是农民生计的象征,代表着辛勤的劳动。
  3. 斧头:象征着劳动工具,反映出农民的辛苦。
  4. 月光:象征着希望与光明,是生活中难得的安慰。
  5. 荆棘门:象征着生活的困境与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的作者是谁?

    • A. 白居易
    • B. 李白
    • C. 梅尧臣
    • D. 杜甫
  2. 诗中描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A. 养蚕
    • B. 伐桑
    • C. 收割
    • D. 种田
  3. 诗中提到的“月光”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困苦
    • B. 未来的希望
    • C. 劳动的艰辛
    • D. 饥饿的状态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悯农》 李绅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写了生活的艰辛,传达了对社会困境的深切感受。与《伐桑》相比,杜甫的作品更加强调国家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而梅尧臣则着重于个体劳动者的日常生活与生存困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