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悼梅》
时间: 2024-09-19 20:43: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骨冰肌,独步冲寒,风光几何。
忆西湖十里,留连清咏,南窗五夜,啸傲当歌。
我本多愁,君偏不语,几度巡檐索笑过。
仙踪返,红尘岁月,未肯蹉跎。
幽情如隔云波。
乍万片纷纷堕碧莎。
怪苍穹无恨,依然明月,阳春有兴,不改吟窝。
疏影横斜,馀香飘泊,翠羽深宵梦亦讹。
凄凉甚,看巢居阁畔,鹤迹空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的清丽与孤傲,开头以“玉骨冰肌”形容梅花的纯洁与高雅,独自在寒风中傲然挺立,问风光有多少。回忆起西湖十里的美景,吟唱着清丽的诗篇,几夜在南窗下唱歌而不觉。诗人自述多愁善感,而梅花却默默无语,曾几度寻梅影而微笑。即使仙境再现,红尘的岁月也未曾辜负。幽情如同隔在云波之中,忽然间漫天的花瓣纷纷落下,令人感叹。苍天并没有怨恨,依然明亮的月光,春天的气息依旧,吟唱的地方也未曾改变。疏影横斜,余香飘荡,梦中也会错觉成翠羽的身影。凄凉无比,独自站在阁楼旁,空空的鹤跡更添几分伤感。
注释:
- 玉骨冰肌:形容梅花的洁白与冷艳。
- 西湖十里:指西湖的美丽风景,常用来象征幽静的环境。
- 南窗五夜:指在南窗下度过的五个夜晚,暗示诗人在此吟唱。
- 仙踪:神仙的踪迹,隐喻理想的境界。
- 疏影横斜:梅花的影子在光影中斜斜横横,形象生动。
- 鹤迹空多:空荡荡的鹤的足迹,表现孤寂之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琬怀是清代的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梅花盛开之际,诗人以梅花为题,表达对梅花的喜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沁园春·悼梅》是一首富有表现力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寄托了自己复杂的情感。开头的“玉骨冰肌”便展示了梅花的高洁与清冷,宛如一位独步于冰雪之间的仙子,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回忆起西湖的美景,表现出对往昔的留恋,南窗下的吟唱不仅是对梅花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的反思。
诗中反复提到的孤独和愁绪,正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思考。在“我本多愁,君偏不语”中,诗人将自己与梅花的关系比作一场无声的对话,梅花的独立与沉默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独。结尾处以“鹤迹空多”收束,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生命孤寂的感慨。
整首诗在意象运用上极具美感,梅花的影子、香气与月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清冷的画面,展现出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骨冰肌,独步冲寒:梅花的美丽与孤傲。
- 风光几何:询问风景的美好。
- 忆西湖十里:回忆西湖的美好经历。
- 留连清咏:在美景中吟诵。
- 我本多愁:自我情感的表达。
- 仙踪返:理想的境界再次出现。
- 疏影横斜:梅花影子的美丽。
- 凄凉甚,看巢居阁畔:孤独的感受与对梅花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骨冰肌”形容梅花的美丽。
- 拟人:对梅花的情感赋予了生命。
- 对仗:如“疏影横斜,馀香飘泊”,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对美的追求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与孤傲。
- 西湖:代表美好与回忆。
- 月光:象征光明与希望。
- 鹤:象征孤独与高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玉骨冰肌”指的是哪种花?
- A. 桃花
- B. 梅花
- C. 杏花
- D. 牡丹
-
“我本多愁”中的“多愁”意指:
- A. 快乐
- B. 忧伤
- C. 无聊
- D. 兴奋
-
诗中提到的“西湖十里”意在表达:
- A. 忘却
- B. 留恋
- C. 悲伤
- D. 疲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 王冕
- 《春夜喜雨》 - 杜甫
诗词对比: 对比刘琬怀的《沁园春·悼梅》和王冕的《梅花》,两者都表现了梅花的高洁,但王冕的作品更加直接展现出梅花的坚韧与不屈,而刘琬怀则通过个人情感的描绘,显得更加细腻与感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梅花的文化象征》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