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古墓行》
时间: 2025-01-17 10:00: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黑山头零夜雨,石马嘶风石人语。
墓前春草吹又生,墓后松柏摧为土。
古碑深镌大元年,屃屃僵卧双螭缠。
荒村谁为作寒食,舍人小冢伴荒烟。
不须过此重叹息,世间万事有终极。
南山欲锢竟何如,汉寝唐陵人莫识。
白话文翻译:
夜色昏暗,山顶下起了细雨,石马在风中嘶鸣,石人仿佛在低语。
墓前的春草又一次被风吹起,而墓后的松柏却已枯萎化为土壤。
古碑上深深刻着“大元年”的字样,双螭像僵卧在旁边。
荒凉的村庄里,谁来为这寒食节而祭祀?
小冢伴随荒烟,似乎只有我和它相依。
不必对此再叹息,世间万物终将有尽时。
南山的封闭又有什么意义呢?汉代的皇陵、唐代的墓穴如今无人识别。
注释:
- “月黑”:指夜晚昏暗,景象凄凉。
- “石马嘶风”:石雕的马似乎在风中嘶鸣,给人以生动的感觉。
- “屃屃”:形容双螭的状态,指蜷缩或卧着的样子。
- “寒食”:指寒食节,这一天人们不生火做饭,吃冷食以纪念介之推。
- “舍人”:这里可能指代一位朋友或同伴,与小冢为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华金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历史沧桑,表现出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
创作背景:
《东平古墓行》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古墓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反映了人们对逝去岁月的追忆。
诗歌鉴赏:
《东平古墓行》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古诗。诗人在描绘古墓的同时,透过景物勾勒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月黑的夜晚、细雨的滋润,石马与石人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孤独的气氛。
诗中“墓前春草吹又生,墓后松柏摧为土”,生与死的对比在此处表现得尤为明显。春草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顽强,而松柏的枯萎则代表着岁月的无情,体现出诗人对生命轮回的感悟。
此外,诗的最后两句“不须过此重叹息,世间万事有终极”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强调了人生的无常与终极。即使是高耸的南山,终究也会有封闭的一天,汉代、唐代的皇陵如今也无人问津,历史的辉煌终究会被时间淡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月黑山头零夜雨”:夜色昏暗,山上细雨飘洒,营造出一种阴沉的氛围。
- “石马嘶风石人语”:石雕的马似乎在风中嘶鸣,石人仿佛在低语,生动地描绘了古墓的静谧。
- “墓前春草吹又生”:春天的草木在墓前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墓后松柏摧为土”:松柏已化为土壤,暗示着生命的消逝与时间的流逝。
- “古碑深镌大元年”:古碑上刻有“元年”的字样,表明历史的悠久。
- “屃屃僵卧双螭缠”:双螭石雕静卧在墓旁,增添了神秘感。
- “荒村谁为作寒食”:荒村中无人祭祀,表现出对逝去传统的惋惜。
- “舍人小冢伴荒烟”:小冢与荒烟相伴,暗示孤独和无奈。
- “不须过此重叹息”:劝诫自己不要过于叹息,表明一种豁达的心态。
- “世间万事有终极”: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有结束之时,强调生命的无常。
- “南山欲锢竟何如”:即使南山也会被封闭,反映出历史的变迁。
- “汉寝唐陵人莫识”:汉代和唐代的陵墓如今无人识别,突显历史的淡忘。
修辞手法:
- 拟人:如“石马嘶风石人语”,赋予石像以生命感。
- 对仗:如“墓前春草”与“墓后松柏”,形成对比。
- 象征:草与松柏的生长与枯萎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无常。
意象分析:
- 月黑:象征孤寂与悲凉。
- 石马、石人:象征历史的沉重,仿佛在诉说古老的故事。
- 春草: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松柏:象征长青与生命的坚韧,同时也暗示老去。
- 古碑:象征历史的见证,承载着过去的记忆。
- 荒村与寒食:象征失落的传统与人情的淡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寒食节
- C. 端午节
-
“不须过此重叹息”这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绝望
- B. 豁达
- C. 悲伤
-
诗中提到的石马和石人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的力量
- B. 历史的见证
-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与《东平古墓行》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人生的思考,前者通过自然景物描绘出伤感情怀,后者则通过古墓传达了对死亡的反思。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词与作者的详细分析
- 《清代诗人研究》 – 重点研究清代诗人的风格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