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游 其二》
时间: 2025-01-17 09:49: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独游 其二
潘咨 〔清代〕
从天乞作幸民身,游尽青山未息轮。
溪壑秋来如静女,关河时豫类间人。
到天一候凭携屐,亘古千家可择邻。
六十三年吟里过,昔贤安逸恐无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希望能得到上天的眷顾,游览青山绿水。秋天的溪谷像个静谧的女子,河流边的人们则显得悠然自得。走到天边的时候,诗人已携带着木屐,千百年来的邻居也都可以选择。经过六十三年的吟咏,古时的贤人们的安逸生活恐怕难以再现。
注释:
字词注释:
- 乞作:请求成为。
- 幸民身:希望能得到上天的庇护。
- 息轮:停止旅程,停止奔波。
- 静女:指秋天的溪谷,形容其安静。
- 豫类间人:指人们在江河边悠闲的生活。
- 携屐:携带木屐,指代远行之意。
- 亘古千家:千百年来的邻居,象征着历史的延续。
- 昔贤:昔日的贤人,指代古代的智者。
典故解析:
- 静女:常用来比喻宁静的自然景象,源于古代诗歌中对女性的比喻。
- 昔贤安逸:古代贤人的生活状态,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回忆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咨,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在诗歌创作上颇有成就,风格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对自然的独游体验中,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古人生活状态的追怀。诗中渗透着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类社会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独游为主题,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传达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从天乞作幸民身”表达了对上天庇佑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思考,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奈的追求。接下来的“游尽青山未息轮”,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节奏的反思。尤其是“溪壑秋来如静女”,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秋天溪谷的宁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心的和谐。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到天一候凭携屐”,传达出一种追寻和探索的愿望,同时也隐含着人生的不断追求与选择。最后的“六十三年吟里过”,则是对自己过往人生的回顾,表达了对昔日贤人生活的向往和对当下生活的深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从天乞作幸民身:诗人希望得到上天的恩惠,成为幸福的人。
- 游尽青山未息轮:在山水间游历,生活的轮回似乎没有停止。
- 溪壑秋来如静女:秋天的溪谷宁静如同美丽的女子。
- 关河时豫类间人:河流间的人们悠然自得,享受生活。
- 到天一候凭携屐:走到天边时,携带着木屐,象征着远行和探索。
- 亘古千家可择邻:无论历史长河,身边的邻居依旧可以选择。
- 六十三年吟里过:诗人回顾自己的六十三年,经历了许多。
- 昔贤安逸恐无伦:古代的贤人们安逸的生活,恐怕再难以比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溪谷比作“静女”,表现其宁静之美。
- 拟人:将自然景色赋予人性化特征,增强情感共鸣。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思,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及对古代贤人生活的追忆。整体情感基调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对安逸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自然的广阔与美丽。
- 溪壑:代表宁静的自然环境,传达诗人内心的平和。
- 静女:暗指秋天的宁静,富有诗意。
- 携屐:象征旅行与探索的精神,寓意人生的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希望得到谁的庇佑?
A. 自然
B. 上天
C. 古人 -
诗中“溪壑秋来如静女”中的“静女”比喻什么?
A. 秋天的溪谷
B. 一位美丽的女子
C. 宁静的生活 -
诗人回顾了多少年的生活?
A. 53年
B. 63年
C. 73年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与《独游 其二》: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潘咨则更多体现内心的沉思与宁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