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
时间: 2025-01-16 22:27: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 ——纳兰性德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
闲阶小立倍荒凉。
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
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忧愁与思念。地上满是愁苦的痕迹,却无人来关心;露水打湿了琅玕的影子,显得格外凄凉。我在空旷的阶梯上独自站立,感到更加荒凉。只剩下往日的月色依然在潇湘河畔闪烁。薄情之人反而让多情的人倍感疲惫,心中柔肠寸断。红色的纸笺贴在墙上,字迹模糊不清,我不禁忆起曾在灯下为她温暖呵手而写的情书。
注释:
字词注释:
- 愁痕:忧愁留下的痕迹。
- 琅玕:指一种美玉,象征美好、珍贵的东西。
- 潇湘:潇湘是指潇水和湘江,古代文人常用来寄托思乡之情。
- 红笺:红色的纸张,常用来书信,象征爱情。
典故解析:
- 潇湘:出自文学作品,常用来指代离愁别绪,也代表着南方水乡的柔美与凄凉。
- 呵手:指为心爱之人捂手取暖,体现了深厚的情感和温情的瞬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族,清代著名诗人。他在清初的文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独特的诗风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爱情与离别,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气息。
创作背景: 《虞美人》创作于作者年少时,正值其情感丰富时期。诗中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思念与伤感,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失落。
诗歌鉴赏: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以其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失去爱情的深切怀念。全诗通过描绘孤独的环境,表现出抑郁的心境。开篇“愁痕满地无人省”直接引入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地面上的愁痕更是无人问津,象征着孤独感的加深。接着,“露湿琅玕影”描绘了清晨的露水打湿了美玉的影子,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泯灭与忧伤的加重。之后的“闲阶小立倍荒凉”,作者站立在空旷的台阶上,感到更加孤独,传达出一种无助的情感。
而“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则通过对旧时美好回忆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诗的后半部分“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则进一步揭示了爱情中的苦楚与疲惫,薄情的人使得多情的人倍感受累,情感的纠结与无奈在此刻展现无遗。最后一联“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通过模糊的字迹,表现出岁月的流逝与情感的变迁,回忆起曾经的温馨时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愁痕满地无人省:忧愁的痕迹遍布大地,却无人来关注。
- 露湿琅玕影:露水打湿了美玉的影子,显得孤寂。
- 闲阶小立倍荒凉:在空荡的台阶上站着,感到更加荒凉。
- 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只有昔日的月光依旧照耀着潇湘河。
- 薄情转是多情累:薄情的人让多情的人倍感疲惫。
- 曲曲柔肠碎:心中柔软的情感如同碎片般破碎。
- 红笺向壁字模糊:红色纸张贴在墙上,字迹已经模糊。
- 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回忆起曾经在灯下为她写信时的温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愁痕”比喻内心的忧伤。
- 拟人:如“露湿琅玕影”,赋予物体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对仗的美感,如“闲阶小立”和“薄情转是”。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思念和忧愁为主题,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追忆和失落感,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深刻感悟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愁痕:象征内心的忧愁与苦楚。
- 琅玕:象征美好与珍贵的感情。
- 月色:代表过去的美好回忆。
- 红笺:象征爱情的信件,承载着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愁痕满地无人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忧愁
- C. 愤怒
- D. 平静
-
诗中提到的“潇湘”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思乡
- C. 富贵
- D. 学问
-
“红笺向壁字模糊”中,红笺指的是什么?
- A. 书信
- B. 照片
- C. 日记
- D. 画作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可以将纳兰性德的《虞美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比较。两首诗都体现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加强调了女性的细腻与坚韧,而纳兰性德则展现了男性在感情中的脆弱与无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纳兰性德研究》
这样全面的解析,希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这首诗的魅力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