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时间: 2025-01-01 12:25: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庭前有高树,风挠无停枝。
寒鸦噤不鸣,夜半环树飞。
托身未得所,三匝情依依。
高飞犯霜露,低飞独茅茨。
乾坤岂不容,振羽将安之。
徘徊恋明月,顾影徒伤悲。
白话文翻译
庭前有一棵高大的树,微风轻轻拨动着它的枝叶。寒鸦静默无声,半夜时分在树间盘旋飞翔。我身处此地未能找到归宿,心中对故乡的思念缠绵不断。我高飞会遭遇霜露的侵袭,低飞又只能栖息于茅草之上。天地之间难道不该给我一片容身之地吗?我振翅高飞又将何处安放?徘徊在明亮的月光下,回顾自己的身影,徒然感到忧伤与孤独。
注释
- 寒鸦:寒冷季节的乌鸦,象征孤独和凄凉。
- 噤不鸣:沉默不语,形容环境的静谧。
- 托身未得所:指身处他乡,未能找到归宿。
- 三匝情依依:形容对故乡的情感缠绵。
- 高飞犯霜露:高飞会遭遇严寒与露水,暗示艰辛。
- 低飞独茅茨:低飞只能栖息在简陋的地方,象征无奈。
- 振羽将安之:展翅飞翔后,安置于何处的疑问。
- 顾影徒伤悲:看着自己的影子,感到无奈和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字子方,号逸樵,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古意》创作于黄庚的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感受到巨大的孤独和无奈,因而在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古意》是一首充满思乡情绪的诗,黄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中高大的树、寒鸦的沉默以及月光下的徘徊,构成了一幅寂寞的画面。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对归宿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深邃而真挚。诗的开头描绘了庭前的高树,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也为后面的情感铺垫了背景。寒鸦的沉默和夜半的飞翔,结合了自然界的静与动,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在陌生环境中的孤独。
诗人对高飞与低飞的反思,展现了他内心的挣扎与矛盾:高飞虽有更广阔的视野,却也要面对严峻的考验;低飞虽安稳,却只能停留在简陋的环境中。最终,诗人通过“顾影徒伤悲”的句子,表达了自我反思和对命运的无奈。整首诗在意象上表现出一种孤独的美,同时在情感上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庭前有高树:开篇描绘宁静的庭院景象,高树象征着稳重和孤独感。
- 风挠无停枝:风轻轻拨动树枝,暗示环境的变化和生命的无常。
- 寒鸦噤不鸣:寒鸦的沉默反映出一种孤单和忧伤的氛围。
- 夜半环树飞:夜晚的飞翔更添孤独感,象征着对自由的渴望。
- 托身未得所:表达对归宿的渴望与追寻。
- 三匝情依依:思念之情缠绵不绝。
- 高飞犯霜露:高飞会遭遇严酷的考验,暗示追求理想的艰难。
- 低飞独茅茨:低飞只能选择简陋的栖身之处,显示无奈。
- 乾坤岂不容:对天地的疑问,期待得到庇护。
- 振羽将安之:展翅高飞后应如何安置,表达无所归属的困惑。
- 徘徊恋明月:在明亮的月光下徘徊,象征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寻。
- 顾影徒伤悲:自我反省与无奈,感到孤独与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飞与低飞比喻为人生的选择,反映出不同的命运。
- 拟人:将寒鸦的沉默拟人化,增强了诗中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高飞犯霜露,低飞独茅茨”,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归宿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人生的无奈与孤独。诗人在高飞与低飞之间的挣扎,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树:象征稳重与孤独。
- 寒鸦:代表孤独与凄凉。
- 霜露:象征艰难与困苦。
- 明月:象征理想与美好生活。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 高树与寒鸦:共同描绘出孤独的意境,反映人对自然的感悟。
- 霜露:在古诗中常用以象征人生的艰辛与挑战。
- 明月:在中国文化中,月亮常常象征着思乡与团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寒鸦噤不鸣中的“噤”是什么意思?
- A. 欢呼
- B. 沉默
- C. 唧唧
- D. 嘶鸣
-
高飞犯霜露中的“霜露”象征着什么?
- A. 温暖的阳光
- B. 艰难与困苦
- C. 丰收的季节
- D. 美好的未来
-
诗中提到的“明月”代表什么?
- A. 现实的生活
- B. 理想与思念
- C. 朋友的陪伴
- D. 花草树木
答案
- B. 沉默
- B. 艰难与困苦
- B. 理想与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作品,表达思乡之情。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诗作,体现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黄庚的《古意》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黄庚的诗更侧重于对孤独和无奈的刻画,而李白则通过月光来引发对故乡的直接思念。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黄庚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