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日
作者: 黄庚 【宋代】
紫燕评春语画梁,
黄鹂搀啭垂杨。
博山烟冷书窗静,
风飐瓶花点砚香。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日子,紫燕在梁上轻声吟唱,
黄鹂在垂杨树下欢快地鸣叫。
博山烟冷,书窗静谧,
微风轻拂,瓶中的花香点缀着砚台。
注释:
- 紫燕:指紫色的燕子,春天的象征。
- 评春语:指燕子在春天里轻声吟唱,表达春天的到来。
- 画梁:指燕子在屋梁上筑巢。
- 黄鹂:一种鸟,鸣声清脆悦耳。
- 搀啭:指与黄鹂一起欢快地歌唱。
- 博山烟冷:博山是指一种形状的山,烟雾缭绕,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
- 书窗静:书房的窗户安静,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 风飐:风轻轻吹拂。
- 瓶花:指放在瓶子里的花。
- 砚香:指砚台上花香的味道。
典故解析:
此诗虽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通过描绘春日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反映出宋代文人的雅趣和生活情趣。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黄庚,宋代诗人,致力于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蕴含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天,诗人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春天生机的赞美以及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当时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春日》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作,诗中通过燕子和黄鹂的鸣唱,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开头两句,诗人以“紫燕评春语画梁,黄鹂搀啭垂杨”入手,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声音,仿佛我们能够听到燕子和黄鹂的歌唱,感受到春意盎然的气氛。接着,诗人转向室内,描绘了“博山烟冷书窗静”的宁静场景,形成室外热闹与室内安静的对比,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景色的陶醉。最后一句“风飐瓶花点砚香”则将诗的意境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微风拂动,花香四溢,砚台上也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文人气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热爱。整首诗在意象构建上既有外在的春日景色,又有内在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思想境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紫燕评春语画梁”:描写春天的到来,燕子在屋梁上欢快地吟唱。
- “黄鹂搀啭垂杨”:黄鹂在柳树下欢唱,与燕子呼应,增添了春天的活力。
- “博山烟冷书窗静”:转向室内,描绘出一幅冷清的书房静谧场景。
- “风飐瓶花点砚香”:以微风轻拂瓶花,传递出书房内的清新气息,体现诗人宁静的心境。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燕子、黄鹂歌唱比作春天的声音,生动形象。
- 拟人:燕子和黄鹂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紫燕:象征春天的到来,生机与活力。
- 黄鹂:美丽的鸟,代表春天的喜悦音符。
- 博山烟:象征书房的清冷与静谧,表现文人生活的雅致。
- 瓶花:代表生活中的美好与细腻,体现诗人对生活的品味。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鸟类有哪些?
- A. 燕子
- B. 黄鹂
- C. 画眉
- D. 翠鸟
-
诗中“博山烟冷”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 A. 热闹非凡
- B. 清冷宁静
- C. 烟雾缭绕
- D. 花香四溢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赞美
- B. 对战争的反思
- C. 对生活的抱怨
- D. 对历史的追溯
-
答案:
- A,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李清照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诗词对比:
- 《春晓》与《春日》的对比:
- 两首诗均描绘春天的美好,但《春晓》更侧重于晨景的清新,而《春日》则强调春日的生机与宁静生活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