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暮冬望家报不至》

时间: 2025-01-04 09:24:42

寒风冽。

纷纷不禁飘银雪。

飘银雪。

愁怀不异,去年时节。

一从别后人如月。

衡阳雁断音书绝。

音书绝。

惊闻又是,暮冬除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秦娥 暮冬望家报不至
寒风冽。纷纷不禁飘银雪。
飘银雪。愁怀不异,去年时节。
一从别后人如月。衡阳雁断音书绝。
音书绝。惊闻又是,暮冬除夕。

白话文翻译:

寒风刺骨,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不止。
雪花飘落,愁绪与去年此时并无二致。
自从别离后,思念如月般清冷。
衡阳的雁群已经断了音信。
音信断绝,惊觉又是一年暮冬除夕。

注释:

  • :寒冷的样子。
  • 纷纷:形容雪花飘落的状态。
  • 银雪:形容雪的洁白如银。
  • 愁怀:指忧愁的心情。
  • 一从别后:自从分别之后。
  • 人如月:比喻思念的人如同月亮般遥远。
  • 衡阳雁:指从南方飞来的大雁,常用来寄托思乡之情。
  • 音书绝:音信、书信完全断绝。
  • 惊闻:突然听到,感到意外。
  • 除夕:农历年的最后一天,象征团圆的时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蒋纫兰,清代女诗人,因其才情出众而受到推崇。她的诗歌多以抒情为主,表达个人情感,尤其擅长描绘思乡之情和孤独的心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寒冬时节,诗人因未收到家中的音信而倍感忧愁。正值除夕之际,身处异乡,思念亲人,诗中透出浓浓的乡愁与孤独感。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寒冷的冬季场景,渲染了诗人的思乡情怀。开篇以“寒风冽”引入,立即让人感受到严冬的刺骨寒意,随后“纷纷不禁飘银雪”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结合在一起,雪花的飘落仿佛也在诉说着她的孤独与忧愁。

“愁怀不异,去年时节”一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思念的永恒,诗人在寒冬的除夕夜回想起去年的团聚,心中愈发感到失落。接着“衡阳雁断音书绝”一句,借用大雁的迁徙象征音信的断绝,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亲人的牵挂。

最后一句“惊闻又是,暮冬除夕”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节日的临近,但却是独自一人面对这个本应欢聚的节日,诗意深沉,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和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寒风冽:描绘了严寒的气候,营造了一种冷清的氛围。
    2. 纷纷不禁飘银雪:雪花纷飞,表现了冬天的景象与诗人的愁苦心情。
    3. 愁怀不异,去年时节:无尽的愁苦与去年相同,暗示了时间的循环与人心的难以释怀。
    4. 一从别后人如月:比喻思念的人如同月亮般遥远,映衬出孤单与无助。
    5. 衡阳雁断音书绝:用大雁的迁徙象征与家人音信的断绝,体现了对家的深切思念。
    6. 惊闻又是,暮冬除夕:感慨时光流逝,依旧是除夕,却是孤独的等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的人比作月亮,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音书绝”与“愁怀不异”,增强了作品的韵律感。
    • 拟人:雪花的飘落与心情的交织,使自然景象富有情感色彩。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思乡与孤独的主题,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在节日来临之际的无奈与哀愁。

意象分析:

  • 寒风:象征孤独与冷酷的现实。
  • 银雪:象征纯洁与思念的情感交织。
  • 月亮:象征思念的遥远与无可奈何。
  • 衡阳雁:代表音信的断绝与归属感的缺失。
  • 除夕:象征团圆的日子,却成为孤独的提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寒风冽”所描绘的情境是什么?

    • A. 春天的暖和
    • B. 冬天的寒冷
    • C. 夏天的炎热
  2. “衡阳雁断音书绝”中的“衡阳雁”象征什么?

    • A. 归乡的希望
    • B. 思念的中断
    • C. 春天的到来
  3. 诗中提到的“除夕”意味着什么?

    • A. 快乐的节日
    • B. 伤感的回忆
    • C. 忘却的时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样描绘了思念和孤独,表达了女性对家的渴望与对过往的回忆。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的意象,表达对家人的思念与对团圆的期待,情感深邃且真挚。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