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词 其十三
作者: 毛滂
御沟梅柳寒犹噤,
芳草池塘暖尚微。
玉色怡融何事喜,
一年苔绿遍圜扉。
白话文翻译:
在御沟旁梅树和柳树仍然因寒冷而沉寂,池塘边的芳草虽然开始变暖却仍显微弱。玉色的春光融和,是什么使我如此欢喜呢?一年四季的苔藓已经遍布圆形的门扉。
注释:
- 御沟:指宫廷附近的水沟,通常种植梅树和柳树,象征着春天的景色。
- 寒犹噤:寒冷的天气依然让梅柳沉默不语,表现出春天来临的迟缓。
- 芳草池塘:温暖的池塘边长满了芳香的草,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玉色怡融:春天的阳光温暖而和煦,像玉石一样美丽。
- 苔绿遍圜扉:苔藓爬满了圆形的门扉,象征着春意渐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滂(生卒年不详),字子骏,号千峰,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春季,春天的景色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美好向往,以及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春词 其十三》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和对自然的热爱。首联描绘了御沟边的梅柳,尽管春天已经来临,但寒冷的天气让它们依然沉寂,反映出春天的迟缓和不确定性。次联描写了池塘边的芳草,虽然温暖的气息已经开始显现,但仍然是微弱的状态,表现出一种生机盎然却又不完全的状态。
在后两句中,诗人通过对春光的感慨,抒发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喜悦。玉色的春光带来了温暖和美好,而苔藓覆盖的门扉则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已经悄然到来,从而引发诗人心中的欢愉和感慨。
整首诗在意象上营造出一种逐渐复苏的春天氛围,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天的特征,同时也蕴含着人生的哲理:春天的到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正如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御沟梅柳寒犹噤:描绘了寒冷天气下的梅树和柳树,表现出春天的迟缓。
- 芳草池塘暖尚微:描写了池塘边的草虽然已经开始变暖,但仍显得微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尚未完全显现。
- 玉色怡融何事喜: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光的感慨,春天的美好让人心生喜悦。
- 一年苔绿遍圜扉: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已经悄然到来,苔藓的绿意覆盖了门扉,象征着生命的力量。
修辞手法:
- 对仗:首联与次联的结构对称,形成了和谐的音韵。
- 比喻:用“玉色”比喻春天的光辉,增强了春光的美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景物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蕴含着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复苏的赞美,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柳:象征春天的到来,代表着生机与希望。
- 芳草:象征春天的温暖与生命的复苏。
- 玉色:象征春光的美好,带来温暖与快乐。
- 苔绿:象征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循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御沟梅柳寒犹噤”中的“噤”字意为: A. 吱吱声
B. 沉默
C. 冷却
D. 吵闹 -
诗中提到的“池塘”表现了什么季节的气息?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夏天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冬天的怀念
B. 对春天的期待与赞美
C. 对夏天的欢呼
D. 对秋天的叹息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春夜喜雨》 -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但着重于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语言简洁明快。
- 《春夜喜雨》: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春雨的柔和与滋润,情感更加细腻,反映出春天的另一种生机。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毛滂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