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萤火》

时间: 2025-01-01 20:34:27

时节变衰草,物色近新秋。

度月影才敛,绕竹光复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玩萤火
韦应物 〔唐代〕

时节变衰草,物色近新秋。
度月影才敛,绕竹光复流。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时节,草木已显得衰败,秋天的气息逐渐临近。月影刚刚消退,萤火虫的光芒又在竹林间闪烁流转。

注释:

  • 时节:时光的季节,指秋季来临。
  • 衰草:指已开始凋零的草,表现出季节的变迁。
  • 物色:万物的色彩,指自然景色。
  • 度月影:月亮的影子,指月光的照射。
  • 才敛:刚刚收敛,表示月光刚刚消失。
  • 绕竹:在竹子周围,形容萤火虫飞舞的轨迹。
  • 光复流:光芒再次流动,表示萤火虫的闪烁。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特别的典故,但“萤火”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象征着微弱的光亮与生命的顽强。这种意象在文人笔下常用来表达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命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玩萤火》创作于秋季,诗人通过萤火虫的描写,表达了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此时,秋天的到来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诗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诗歌鉴赏:

《玩萤火》是一首描写秋季夜晚自然景色的诗作,诗人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意象。首句“时节变衰草”直接点明了季节的变化,衰败的草木暗示着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接下来的“物色近新秋”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气息,仿佛一切都在悄然转变。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用“度月影才敛”描绘了月光的消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忧伤的氛围,映衬出秋天的清冷。最后一句“绕竹光复流”则展现了萤火虫在竹林间舞动的光影,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尽管周围环境已显得衰败。这种对比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命的张力,萤火虫的闪烁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和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时节变衰草:揭示季节的变化,秋天来临,草木开始凋零。
  2. 物色近新秋:描绘出秋季的色彩,感受到新秋的气息。
  3. 度月影才敛:月亮的影子刚刚消退,暗示夜晚的宁静。
  4. 绕竹光复流:萤火虫的光在竹子周围流动,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修辞手法:

  • 对比:衰草与萤火虫的光芒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生命的脆弱与顽强。
  • 意象:萤火虫象征着微弱但顽强的生命力,竹子则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 拟人:光复流动的描写,赋予了萤火虫以生命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季节变化为背景,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顽强,表达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命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希望交织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衰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月影:代表宁静与思考,暗示夜晚的深邃。
  • 萤火虫:象征着微弱的光亮与生命的顽强,尽管周围环境严酷,依然发光发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时节变衰草”表达了什么?

    • A. 春天的生机
    • B. 秋天的凋零
    • C. 夏天的热烈
    • D. 冬天的寒冷
  2. “绕竹光复流”中的“光”指的是什么?

    • A. 太阳的光
    • B. 月亮的光
    • C. 萤火虫的光
    • D. 星星的光
  3.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赞美
    • B. 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 C. 对夏天的怀念
    • D. 对冬天的恐惧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李贺
  • 《夜泊牛津》 李白

诗词对比:

  • 《秋夕》:同样描写秋天的夜晚,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夜泊牛津》:表现出夜晚的宁静与孤独感,与《玩萤火》中的萤火虫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韦应物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