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闲居寄诸弟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秋草生庭白露时,
故园诸弟益相思。
尽日高斋无一事,
芭蕉叶上独题诗。
白话文翻译:
在白露时节,庭院里秋草茂盛,
我对故乡的弟弟们更加思念。
整天坐在高高的书斋里没有任何事情可做,
只在芭蕉叶上独自写诗。
注释:
字词注释:
- 秋草:秋天生长的草,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 白露时:指农历的白露节气,秋季的一个节气,象征着气温逐渐下降。
- 相思:思念、怀念,表示对亲人的深深思念。
- 高斋:高处的书房,指诗人所居住的地方。
- 芭蕉叶:芭蕉树的叶子,象征着南方的风情。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高斋”与“故园”都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反映了文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高雅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1年),字子云,唐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故,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作者身处书斋,思念远方的弟弟,表现出一种幽静的生活状态与对亲情的渴望。在唐朝社会背景下,诗人多以游历、亲情、自然为题材,反映出当时士人对生活、友情与乡情的深刻体悟。
诗歌鉴赏:
《闲居寄诸弟》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秋草与白露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首句“秋草生庭白露时”,将时令变化与自然景象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接着,诗人直言对兄弟的思念,进一步强调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牵挂。整首诗的情感非常细腻,尽管“尽日高斋无一事”,却因为对故人的思念而显得无比充实。诗的最后一句“芭蕉叶上独题诗”更是以诗人独自创作的情景,体现了个人的孤独与思考。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巧妙结合,展现了人们在宁静生活中对亲情的深切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草生庭白露时:描绘了秋天白露时节庭院草木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
- 故园诸弟益相思:表达了对故乡兄弟的思念加深,情感真挚。
- 尽日高斋无一事:描述了诗人整日静坐书斋,意境清幽,却也带有些许孤独。
- 芭蕉叶上独题诗:最后一句中,诗人通过写诗这一行为,转化了内心的孤独为创造,体现了艺术创作的价值。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无一事”与“独题诗”形成对比,展现出诗人内心的丰富。
- 意象:白露、秋草、芭蕉叶等意象交织,营造了丰富的秋天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故乡及亲人的浓厚思念,表现了在宁静生活中内心的孤独与对温暖人际关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草: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流逝。
- 白露: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内心的清冷。
- 高斋:象征着文人雅士的生活与追求。
- 芭蕉叶:象征着南方的风情与诗意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韦应物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白露”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 A. 快乐
- B. 思乡
- C. 忧愁
- D. 兴奋
答案: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
- 孟浩然的《春晓》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韦应物的《闲居寄诸弟》与王维的《鸟鸣涧》都描绘了自然与静谧的生活状态,但韦应物更加强调人际的情感联系,而王维则聚焦于自然的美与心灵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韦应物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