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

时间: 2025-01-04 14:50:18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幽居
作者:韦应物 〔唐代〕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

白话文翻译:

虽然贵贱不同,出门在外总有自己的营生。
我独自没有外物牵扯,因此产生了这种幽居的情感。
昨夜细雨轻轻下过,不知不觉春草已经生长。
青山的晨光忽然到来,鸟儿在我舍外欢快地鸣叫。
偶尔与道人相遇,或者跟随樵夫一起走。
我自当安于这种清贫,谁又说世间的荣华富贵值得追求呢?

注释:

  • 贵贱:指社会地位的高低。
  • :指谋生的方式或生活的环境。
  • 幽居:指隐居生活,远离喧嚣,享受宁静。
  • 微雨:细小的雨,象征着柔和的自然环境。
  • 青山:指远处的青色山峦,寓意自然的清新。
  • 道人:道教徒,代表一种追求自然与内心平和的生活方式。
  • 樵者:砍柴的人,象征朴素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1年),字子云,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生于古代的士人家庭,早年经历社会动荡,后期隐居,创作了大量描写自然与人情的诗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韦应物隐居的时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态度。诗中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即在喧嚣的社会中寻求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幽居》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刻理解与体悟。诗的开头通过“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展示了社会的现实,不论地位高低,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奔波。接下来的“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则引入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强调了内心的自由和对外物的超脱。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一句,描绘了细雨过后的清新景象,暗示着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这种自然的变化与内心的感受相呼应,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则展现了晨曦初现的美景,鸟儿的鸣叫更是诗人隐居生活的伴奏,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在与“道人”相遇和“随樵者行”的描写中,诗人表达了一种与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最后一句“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更是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表明了诗人对社会名利的淡泊态度,倡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平和与真实的自我。这种哲理性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思考与艺术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贵贱虽异等:揭示了社会地位的差异。
  2. 出门皆有营:强调生活的忙碌与奔波。
  3. 独无外物牵:表达了诗人无外在牵挂,内心的安宁。
  4. 遂此幽居情:反映了隐居生活带来的情感体验。
  5. 微雨夜来过:描绘自然景象,暗示生活的静谧。
  6. 不知春草生:体现了自然的生命力,诗人对此感到惊喜。
  7. 青山忽已曙:描绘晨光,象征希望与新生。
  8. 鸟雀绕舍鸣:表现生活的美好与自然的和谐。
  9. 时与道人偶:与道人的偶遇,暗示哲学思考。
  10. 或随樵者行:与樵夫同行,体现了朴实的生活态度。
  11. 自当安蹇劣:表示对简朴生活的自我肯定。
  12. 谁谓薄世荣:反驳世俗对名利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草生长比喻为生命的延续。
  • 拟人:鸟雀“绕舍鸣”,赋予了生物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整齐,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浮华的无奈与对自然宁静的向往,强调了内心的安宁和真实。

意象分析:

  • 青山:象征稳定与永恒,代表理想的生活状态。
  • 鸟雀:代表自由与生活的活力,彰显自然之美。
  • 微雨:象征柔和与滋养,暗示生活的细腻与温情。
  • 幽居: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贵贱虽异等”,这是在表达什么? A. 社会地位的差异
    B. 财富的多寡
    C. 生活方式的不同

  2. 诗人对“薄世荣”的态度是: A. 渴望追求
    B. 冷漠对待
    C. 赞同追求

  3. “微雨夜来过”中的“微雨”象征: A. 暴风雨
    B. 细腻的生活
    C. 枯燥的生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韦应物的《幽居》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隐居生活,但韦应物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超脱,而王维则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楚辞》相关解读书籍
  • 韦应物相关研究论文与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