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登海光寺楼写望同张鸿斋汪西颢陈江皋万循初分赋得八庚》

时间: 2025-01-04 11:12:35

暑退凉初至,登楼客思清。

鱼帘桥外密,稻陇寺前平。

云起连潮色,风过带磬声。

佛香吹不断,斜日射孤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暑退凉初至,登楼客思清。
鱼帘桥外密,稻陇寺前平。
云起连潮色,风过带磬声。
佛香吹不断,斜日射孤城。

白话文翻译:

天气炎热渐退去,凉爽的初秋悄然来临。登上楼阁,心中清爽而惬意。鱼帘在桥外密布,稻田在寺前平展。云彩升起,映衬着潮水的颜色,微风吹过,带来阵阵磬声。佛香不断飘散,斜阳洒在孤独的城池上。

注释:

  • 暑退:炎热的天气退去。
  • 凉初至:凉爽的天气初步到来。
  • 登楼:指登上高楼。
  • 客思清:客人心中感到清爽舒适。
  • 鱼帘:形容水面上垂下的帘幕,通常用于形容渔具。
  • 稻陇:指稻田的行列。
  • 云起:云彩升起。
  • 潮色:潮水的颜色。
  • 磬声:敲击磬发出的声音,常与佛教相关。
  • 佛香:佛教寺庙中燃烧香的气味。
  • 斜日:夕阳的光线。
  • 孤城:形容远离繁华的孤独城市。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中的意象,如“佛香”和“磬声”,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佛教文化的重视与崇敬,常用于表达宁静与肃穆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查礼(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生活在经济文化相对繁荣的时期,其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中元节前后,正值暑退凉初,作者在海光寺的楼上,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产生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中元登海光寺楼写望同张鸿斋汪西颢陈江皋万循初分赋得八庚》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心境的诗。诗中描绘了初秋的清凉气候,渔帘与稻田的宁静,以及云彩与潮水的和谐交融。诗人通过高楼的视角,展现了对周围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的淡然情怀。

全诗的结构紧凑,意象丰富,前四句集中描绘外部环境,后四句则流露出内心的安宁与思考。诗中“佛香吹不断,斜日射孤城”一句,意象优美,给人以悠远的遐想空间,仿佛是时间的流逝与心灵的宁静交织在一起,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通过清新自然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超脱的情感,似乎在告诉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也应留出一片宁静的天地,让心灵得以栖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暑退凉初至:描绘了夏季的炎热逐渐消退,初秋的凉意开始显现。
  2. 登楼客思清:诗人登上楼阁,心中感到清爽,表达出一种愉悦的心理状态。
  3. 鱼帘桥外密:水面的鱼帘在桥外紧密垂挂,显示出丰盛的渔业景象。
  4. 稻陇寺前平:稻田在寺庙前方平坦而整齐,体现出农村的宁静与和谐。
  5. 云起连潮色:云彩升起,映衬着潮水的颜色,形成一幅和谐的自然画面。
  6. 风过带磬声:微风吹过,带来磬声,增添了诗的意境。
  7. 佛香吹不断:寺庙的香气不断飘散,营造出一种宗教的宁静氛围。
  8. 斜日射孤城:夕阳的光线洒在孤独的城市上,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静谧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们的情感相结合,营造出和谐的氛围。
  • 对仗:诗中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运用云、风、香等意象,表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主题思想:

全诗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清凉与宁静,通过描绘细腻的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意象分析:

  • 鱼帘:象征着丰收与富饶。
  • 稻陇:代表着农村的宁静与和谐美好。
  • :象征着变化与无常。
  • 磬声:象征着佛教文化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 佛香:代表着宗教信仰与内心的寄托。
  • 孤城:象征着人的孤独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鱼帘”是指什么? A. 渔具
    B. 水面上的植物
    C. 渔船
    D. 鱼的种类

  2. “斜日射孤城”中“孤城”指的是什么? A. 寺庙
    B. 鱼桥
    C. 远离繁华的城市
    D. 稻田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描写繁华生活
    B. 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
    C. 赞美爱情
    D. 讲述历史故事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的宁静,但更加强调了孤独与自我反思。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在描写自然风光中融入了更多的豪情与奔放,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