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不见月》
时间: 2025-01-01 15:35: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中秋夜不见月
作者: 孙复 〔宋代〕
长记去年中秋玩月出草堂,
冰轮直可鉴毫芒。
是时家酿又新熟,
呼童开席罗清觞。
纤埃不起零露下,
对此陶陶乐未央。
自顾时逢尧舜世,
上下清明无秽荒。
吁嗟今夕何不幸,
正逢屏翳恣猖狂。
浮云左右争拥蔽,
爱而不见涕沾裳。
嫦娥无语缩头何处坐,
胡不开口走诉上帝旁。
立召飞廉举其职,
驱除拥蔽扬清光。
莹然高照遥天外,
免教万国如瞽空伥伥。
白话文翻译
我还记得去年中秋的夜晚,在草堂里赏月,
明亮的月光可以照出细小的毛发。
那时家里新酿的酒刚刚熟,
我叫小童把酒席摆开,举杯畅饮。
细小的尘埃在零星的露珠下都不起,
在这美好的夜晚,我们的欢愉似乎没有尽头。
我自顾自己身处尧舜的盛世,
上下都清明无污秽荒唐。
唉,今天的夜晚为何如此不幸,
正好遇上云层遮挡,恣意狂妄。
浮云在四周争相遮蔽,
我爱月而不见,泪水沾湿了衣裳。
嫦娥无语地缩头在何处坐,
她又不敢开口去向上帝诉说。
我立刻召唤风神飞廉来履行职责,
驱散遮挡,扬起清光。
明亮的月光高照在遥远的天外,
让万国的人们不再如瞽者般空茫无措。
注释
- 长记:长久记得。
- 冰轮:指明月,形如轮子。
- 毫芒:细微的光芒。
- 家酿:自家酿造的酒。
- 清觞:清酒的杯子。
- 纤埃:微小的尘埃。
- 尧舜世:指古代圣明的时代。
- 屏翳:云层的遮蔽。
- 嫦娥:月宫的女神。
- 飞廉:风神,负责驱散云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复,字子弼,号雪渔,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风清新高远,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中秋夜不见月》创作于中秋节时,诗人怀念去年的中秋佳节,因今夜的月被云层遮挡而感到失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当下环境的不满。
诗歌鉴赏
《中秋夜不见月》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回忆去年的中秋节,展现出诗人对明月的向往与思念。开篇通过对去年中秋夜的描绘,营造出温馨而愉悦的气氛,表现出诗人对家酿美酒和好友相聚的珍视。然而,诗歌的后半部分则转为失落,诗人面对今夜的明月被云层遮挡,情感的反差使得整首诗在欢愉与失落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中提及的“嫦娥”形象,象征着对月亮的深切渴望,而“飞廉”则是诗人内心对美好的期待与呼唤。整首诗在形式上虽为五言绝句,但情感的层次却极为丰富,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去时的无奈,深刻地表达了人们在自然与人生中的孤独感和渴望。最终,诗人希望驱散云雾,迎来明亮的月光,象征着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记去年中秋玩月出草堂:回忆去年中秋的美好时光。
- 冰轮直可鉴毫芒:月亮如冰轮,清澈明亮。
- 是时家酿又新熟:当时家里新酿的酒正好熟了。
- 呼童开席罗清觞:叫小童摆开酒席,举杯畅饮。
- 纤埃不起零露下:细小尘埃在露水下不起。
- 对此陶陶乐未央:面对这样的情景,欢乐似乎没有尽头。
- 自顾时逢尧舜世:自认为身处尧舜的盛世。
- 上下清明无秽荒:上下都清明,没有污秽和荒唐之事。
- 吁嗟今夕何不幸:唉,今夜何其不幸。
- 正逢屏翳恣猖狂:正好遇到云层的遮蔽,恣意狂妄。
- 浮云左右争拥蔽:浮云在两侧争相遮蔽。
- 爱而不见涕沾裳:我渴望看到月亮,却只能泪水沾湿衣裳。
- 嫦娥无语缩头何处坐:嫦娥不知道坐在哪里,无言以对。
- 胡不开口走诉上帝旁:她不敢去向上帝倾诉。
- 立召飞廉举其职:我呼唤风神飞廉来履行职责。
- 驱除拥蔽扬清光:驱散云层,照亮清光。
- 莹然高照遥天外:明亮的月光高照在遥远的天外。
- 免教万国如瞽空伥伥:让万国的人们不再如盲人般空茫无措。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冰轮”比喻月亮,形象生动。
- 拟人:嫦娥“无语”,赋予月神人的情感。
- 对仗:上下清明与秽荒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失落。通过对月亮的渴望,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美好与团圆,寄托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
- 嫦娥:月宫女神,象征孤独与渴望。
- 云层:象征遮蔽与失落,影响了诗人的心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冰轮”指的是: A. 冰块
B. 月亮
C. 星星
D. 太阳 -
诗人感到失落的原因是: A. 没有酒
B. 云层遮挡了月亮
C. 没有朋友
D. 天气不好 -
“嫦娥无语”中的嫦娥指代的是: A. 一位诗人
B. 月宫的女神
C. 一位普通女子
D. 诗人的母亲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描写月亮,但以思乡为主,情感更为直接。
- 《月下独酌》:表达了对孤独的自饮自乐,与孙复的失落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