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中秋月
作者: 孙复 〔宋代〕
十二度圆皆好看,就中圆极在中秋。
前峰独上还吟玩,高兴多于庾亮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中秋月的美好,强调了在众多圆月中,中秋的明月最为圆满。诗人登上高峰,独自吟唱,心中欢愉超过了庾亮楼的快乐。
注释:
字词注释:
- 十二度圆:指一年中十二个月的圆月,形容每个月的圆月都很美。
-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象征着团圆与丰收。
- 前峰:指高山的前面部分,诗人可能是在山顶上欣赏月色。
- 庾亮楼:庾亮是东晋时期的名士,传说其楼阁之美,诗人用以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更加愉悦。
典故解析:
- 庾亮:庾亮是东晋时期的名士,以其才华和修养著称,诗中提到庾亮楼,体现了文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复,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以及表达情感,作品常透出一种淡雅的情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中秋节前后,正是赏月的佳时,诗人以月为题,寄托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中秋节是团圆的象征,诗中表达出一种孤独却又欣喜的情感。
诗歌鉴赏:
《中秋月》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中秋夜的明月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独特的感受。诗的开头“十二度圆皆好看”强调了每个月的圆月都各有其美,但在诗人心中,最美的却是中秋的月亮,显示了他对这一传统节日的重视。接着,诗人上山吟唱,借助自然的景色表达自己的心情,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前峰独上还吟玩”一语道出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山峰上的情景,既是对自然的欣赏,也是对自身心境的反思。这里的“吟玩”不仅仅是吟诵诗词,更是一种与自然对话的方式,体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一句“高兴多于庾亮楼”则以庾亮楼作为参照,强调了这份愉悦感的超越,似乎在说,尽管庾亮楼美丽,自己此刻的心情更加快乐。
全诗浑然天成,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层次,展现了古代文人对月亮的执着与情怀,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二度圆皆好看:每个月的圆月都很美,表现了一年中月亮的变化。
- 就中圆极在中秋:强调在这些圆月中,中秋的月亮最为圆满,象征着团圆和丰收。
- 前峰独上还吟玩:诗人独自登上山峰,吟唱诗句,展现了诗人的孤高与雅致。
- 高兴多于庾亮楼:表达了诗人此时的心情比庾亮楼的美景还要快乐,体现出一种超然的愉悦。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结构对称,语音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把圆月比作人生的圆满,蕴含深意。
- 拟人:将月亮赋予情感,使其与人的心情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中秋月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古代文人对月亮的情感寄托,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愉悦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圆月:象征团圆、和谐、幸福。
- 山峰:象征高远、超脱,诗人追寻心灵的宁静。
- 庾亮楼:代表人间的美好与快乐,诗人以此作为情感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十二度圆”指的是: A. 十二个月的圆月
B. 十二种颜色
C. 十二个节气
D. 十二个季节 -
诗人在哪个节日中感受到了月亮的美? A. 春节
B. 中秋
C. 端午
D. 元宵 -
“高兴多于庾亮楼”的意思是: A. 庾亮楼更美
B. 自己更快乐
C. 自己不快乐
D. 庾亮楼不重要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描绘月亮,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月亮抒发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李白 vs. 孙复:李白的月亮多带有豪放与奔放的情感,而孙复的月亮则表现出一种宁静淡雅的心境,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月亮与六便士》 (相关文化背景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