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显刘公挽诗 其二》
时间: 2025-01-06 09:26: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忠显刘公挽诗 其二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祸基媒孽自燕秦,
抗议如公有几人。
军旅未闻焉用试,
豺狼不噬岂宜亲。
求鱼缘木谩蠹国,
曲突徙薪翻殒身。
才大言深古难用,
忠良千载恨常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明,祸害的根源在于燕国和秦国的勾结,真正敢于抗议的人又有几个呢?军队出征时没有听闻过的事,怎么能够用来尝试呢?豺狼不撕咬的情况下,怎么能与之亲近呢?想要捕鱼却偏偏沿着树木去找,空自枉费国力;反而是要把火柴放在远处,却最终造成了身亡。才华横溢,言辞深刻,古代的聪明才智难以施展,忠良之士的遗恨却是千年如新。
注释:
- 祸基媒孽:指祸害的根源与媒介,燕国与秦国的勾结。
- 抗议如公:指像刘公这样的人,敢于抗议的又有多少?
- 军旅未闻:军队出征时没有听闻的事情,这里暗指没有成功的试验。
- 豺狼不噬:豺狼本性凶狠,若不撕咬,说明与之亲近是不理智的。
- 求鱼缘木:比喻方法错误,想要捕鱼却去找树木。
- 曲突徙薪:比喻减少隐患,做事要注意防范。
- 才大言深:才华出众,言语深刻。
- 忠良千载恨常新:忠良之士的遗恨,虽已千年,仍然常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字景阳,号阮亭,宋代诗人,擅长诗词,文风清新,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对政治的思考和对忠良之士的怀念。
创作背景:此诗是为刘公所作,表达对忠良之士的惋惜和对政治黑暗的无奈,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忠显刘公挽诗 其二》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忠良之士的深切怀念和对政治腐败的控诉。诗中以“祸基媒孽自燕秦”开篇,直指历史的根源,表明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深刻理解。接着用“抗议如公有几人”表达了对敢于抗争者的崇敬与稀缺,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之感。
在“军旅未闻焉用试,豺狼不噬岂宜亲”中,诗人运用了比喻,描绘了官场的危险与人心的复杂,警示人们不要与恶势力亲近。后面的“求鱼缘木谩蠹国”则进一步揭示了在错误的方向上努力所带来的徒劳和国力的消耗,意在传达做事要讲究方法和方向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才大言深古难用,忠良千载恨常新”总结了诗的主题,强调了才华与忠诚在历史长河中的无奈与悲剧,展现了诗人对忠良之士执着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无情叹息。整首诗情感深沉,结构严谨,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情感,塑造了一幅令人深思的社会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祸基媒孽自燕秦:历史的祸根在于燕国与秦国之间的阴谋。
- 抗议如公有几人:敢于抗议的人,如刘公一样,又有几个呢?
- 军旅未闻焉用试:军队出征时未曾听闻的事情,无法用来尝试。
- 豺狼不噬岂宜亲:豺狼若不撕咬,怎么能与之亲近?
- 求鱼缘木谩蠹国:想捕鱼却去树上,徒劳无功,浪费国力。
- 曲突徙薪翻殒身:想要防范火灾,却最终导致身亡。
- 才大言深古难用:才华横溢,言辞深刻,古代智慧难以施展。
- 忠良千载恨常新:忠良之士的遗恨,虽千年,依然常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求鱼缘木”,用树木比喻做事方法的错误。
- 对比:对历史与现实进行对比,显示出忠良之士的稀缺。
主题思想:
整首诗意在反映对忠良之士的追忆与对社会政治黑暗的控诉,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秦:象征着历史的祸根与阴谋。
- 豺狼:象征着凶狠的权力与恶势力。
- 鱼与木:象征着追求目标的方法错误,寓意深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忠良千载恨常新”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忍辱负重
- B. 对忠良之士的怀念
- C. 对历史的无奈
-
“求鱼缘木”这句诗的含义是?
- A. 方法错误,徒劳无功
- B. 寻找鱼类的技巧
- C. 鱼类生活的环境
-
诗中提到的“豺狼不噬岂宜亲”传达了什么样的警示?
- A. 应该信任所有人
- B. 与危险的权力保持距离
- C. 亲近豺狼是自然的选择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昌龄《出塞》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李弥逊的作品都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但李白更侧重于豪放与放纵,而李弥逊则更多反映对忠良的深切怀念与社会现状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李弥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