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邦直通判少尹题普现堂见简之什》
时间: 2025-01-04 09:26: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饱知世路厌陈人,
分得僧窗寄此身。
戴月笋舆成独往,
缘云藜杖与谁亲。
足间优钵藏千界,
掌上庵摩等一尘。
赖得诗翁来着语,
五松从此有知津。
白话文翻译:
我深知世道艰难,厌倦了那些世俗的事务,
于是我寄身于僧人的窗前。
在月光下,我独自乘着竹筏而行,
手持藜杖,漫步在云端,似乎与谁也无深情。
脚下的优钵中藏着千般世界,
而手掌上的庵摩如同一粒尘埃。
多亏了诗翁的教诲,
从此五松山下便有了知音。
注释:
- 饱知:深刻了解。
- 厌陈人:厌倦世俗的人。
- 分得僧窗:在僧人的窗前寄居。
- 戴月笋舆:在月光下乘坐竹筏。
- 缘云藜杖:手持藜杖,游走于云端。
- 优钵:佛教僧侣的碗,象征生活的简朴。
- 掌上庵摩:庵摩是佛教的名词,指一种修行,象征内心的宁静。
- 诗翁:这里指的是作诗的人,可能指代诗人本身。
- 五松:地名,意指五松山,传达一种归隐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字文举,号孤山,生于宋代,是一位颇有声望的诗人。他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弥逊隐居于普现堂时,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在僧窗下寄身的宁静和满足。反映出当时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抒发了对自然和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这首诗,浸透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开篇即以“饱知世路厌陈人”点明了他对喧嚣世俗的不满,展现出一种超脱的态度。诗中通过“僧窗”这一意象,传达出对清净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他与世俗隔绝的选择。
“戴月笋舆成独往,缘云藜杖与谁亲”两句,描绘了他在夜色中独自出行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孤独同时又充满自在的心境。竹筏和藜杖象征着自由与流浪,诗人似乎在追寻那份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境界。
接下来的“足间优钵藏千界,掌上庵摩等一尘”,展现了他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优钵中藏着千般世界,意味着人生的复杂与多元,而“庵摩”则象征着一种简单、宁静的修行生活,表明了诗人对心灵净化的向往。
最后一句“赖得诗翁来着语,五松从此有知津”,揭示了诗人与诗的缘分,诗翁的教诲使得他在五松山下找到了知音,这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织,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哲思。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现了个体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饱知世路厌陈人:表达对世俗人生的深刻认识与厌倦。
- 分得僧窗寄此身:选择在僧人的窗前寄居,寻求内心的宁静。
- 戴月笋舆成独往:在月光下,独自乘竹筏,表现孤独与自由的结合。
- 缘云藜杖与谁亲:手持藜杖,游走于云端,指向内心的孤寂。
- 足间优钵藏千界:象征人生的复杂与多样。
- 掌上庵摩等一尘:内心宁静的修行,指向人生的简单。
- 赖得诗翁来着语:因诗翁的教诲而有所领悟。
- 五松从此有知津:找到了心灵的知音,形成一种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优钵藏千界”,用优钵比喻人生的复杂。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戴月笋舆”与“缘云藜杖”。
- 意象:月光、竹筏、藜杖等意象交织出一种恬淡的生活场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展现了个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知音的渴望,反映了文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僧窗:象征宁静与超脱的生活。
- 竹筏:代表自由与流浪。
- 藜杖:象征修行与内心的坚定。
- 优钵:象征生活的简朴与世态的复杂。
- 庵摩:代表内心的修行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弥逊在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对世俗生活的热爱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友谊的追求
d) 对权利的渴望 -
“戴月笋舆”中“笋舆”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船
b) 一种竹筏
c) 一种马车
d) 一种舟
答案:
-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b) 一种竹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春日偶成》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弥逊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的向往,李弥逊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反思,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更为宽广的情感与哲理。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李弥逊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