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颂古三十三首
释师观 〔宋代〕
要个无禅底国师,才涉毫芒便取诛。
堪笑这僧垂手处,道无便见有偏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中,诗人讽刺那些没有真正禅理的国师,连一点点的道理都没有,就被人斩了。可笑的是,那些僧人手垂着,却又说自己的道理是无所不包的,实际上却显得极为偏枯。
注释
- 无禅底:没有真正的禅理基础。
- 毫芒:指微小的道理或事物。
- 取诛:被斩杀或惩罚。
- 堪笑:值得一笑。
- 垂手处:形容僧人无所事事,手垂着。
- 道无:这里的“道”指的是佛教的教义或哲学。
- 偏枯:形容思想狭隘,缺乏滋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释师观,宋代高僧,其诗作多反映佛教思想,常以讽刺、警示的方式表达对当时社会及宗教现象的看法。
创作背景:在宋代,随着佛教的发展,许多僧侣和国师开始追求名利,导致一些人表面上讲求佛理,实际上却缺乏真实的理解和体验。诗人对此现象进行了批评和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当时宗教界的伪善和浮华。诗人用“无禅底国师”来形容那些表面讲求禅理,内心却空乏的僧侣,显示了对他们的不屑与讽刺。通过“才涉毫芒便取诛”的描写,诗人指出道理的微小与重要性,暗示即使是微不足道的道理,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这使得整首诗在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含了深刻的社会批判。
另外,诗中“堪笑这僧垂手处”的描写,形象地刻画了那些自以为是的僧侣,展现了他们的无能与无知。这种对比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具讽刺意味,进而引发读者对宗教信仰与个人修行的深思。整首诗在形式上虽为五言,但在意境与情感上却有着丰富的层次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要个无禅底国师”:揭示国师的缺陷。
- “才涉毫芒便取诛”:指出微小的道理可能导致重大后果。
- “堪笑这僧垂手处”:批评那些空谈佛理的僧侣。
- “道无便见有偏枯”:反映其思想的狭隘与贫乏。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僧侣的思想与行为比作“偏枯”,形象生动。
- 对仗:前后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讽刺效果。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宗教界的虚伪和思想的贫乏,呼唤真正的内心修行。
意象分析
- “国师”:象征着表面权威与实际无能的结合。
- “毫芒”:代表微不足道的道理,暗示其重要性。
- “僧”:体现了宗教修行者的形象,反映出内心的空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无禅底国师”指的是哪类人?
- A. 有真才实学的国师
- B. 没有真正禅理的国师
- C. 只讲世俗道理的人
- D. 受人尊敬的僧侣
-
“堪笑这僧垂手处”中的“垂手”意指什么?
- A. 手下无能
- B. 手低头无所事事
- C. 手忙脚乱
- D. 手握佛珠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无相寺诗》 〔释了凡〕
- 《禅僧言志》 〔释道原〕
诗词对比:
- 与《无相寺诗》相比,释师观的作品更侧重于对伪善的讽刺,而释了凡的作品则更多强调内心的修行与对真理的追求。这种风格的对比展示了不同的宗教思想和修行方式。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解读》
- 《佛教文学与文化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