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哭复斋》
时间: 2025-01-01 16:00: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中哭复斋
作者: 高翥 〔宋代〕
封章字少纳忠多,
袖疏前陈无奈何。
但得中天行日月,
不愁平地起风波。
台官论罪终投笔,
山贼闻名亦倒戈。
惆怅脊梁如铁硬,
天胡忍使閟山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对忠诚和正义的渴望。他感叹自己的忠诚未被重视,无法在前朝为国效力。尽管面对艰难险阻,他相信只要正义存在,终会有人为之奋斗。即使官府审判,自己也不愿屈服;而对那些山贼而言,听到义士的名声,他们也会改变立场。最终,诗人感到惋惜,痛苦于自己的坚韧却无奈于世道的黑暗。
注释:
- 封章字:指的是书信、奏章之类的文书,封章字少意味着对忠诚的记录和承认少之又少。
- 袖疏:袖子宽松,隐喻诗人无能为力。
- 中天行日月:中天象征着光明和正义,日月的运行暗示时光流逝与正义的持久。
- 台官:指地方官员,通常与审判和权力相关。
- 脊梁如铁硬:形容人的坚韧和坚定,但这种坚硬在无奈面前显得无力。
- 閟山河:指天公竟然忍心让山河闭塞,暗指国事的衰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翥,字德立,号复斋,宋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常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著称,关注社会时事,多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矛盾加剧之时。诗人对当时的政治黑暗与社会不公感到深深的惋惜和无奈,因而通过诗歌表达对忠诚的渴望与对世道的失望。
诗歌鉴赏:
这首《山中哭复斋》展现了作者高翥对忠诚与正义的坚定信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深切反思与无奈。诗的开头通过“封章字少纳忠多”一句,直接点出了对忠诚的忽视,展现出一种无力感。接着,诗人用“袖疏前陈无奈何”表达了自己面对现实的无奈,尽管有理想,却难以实现。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但得中天行日月,不愁平地起风波”,诗人展现出一种坚定的信念,即使风波再多,只要正义仍在,他就不再担忧。此句通过日月的比喻,强调了正义的永恒和不可动摇。
然而,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又提到“台官论罪终投笔,山贼闻名亦倒戈”,这里反映了对权力的不屑与对侠义的向往。同时,“惆怅脊梁如铁硬”一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涩与对自身坚韧的无奈,最终以“天胡忍使閟山河”收尾,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深切忧虑。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展现了一个诗人在历史洪流中对忠诚与正义的执着追求,同时也映射出他对社会不公的深切反思,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封章字少纳忠多:对忠诚的记载少,反映出对忠臣的冷遇。
- 袖疏前陈无奈何:表达了面对现实的无奈,虽有理想却难以实现。
- 但得中天行日月:只要正义与光明在,便不惧艰难。
- 不愁平地起风波:强调了对风波的无畏。
- 台官论罪终投笔:对官府权力的嘲讽,反映出对腐败的不满。
- 山贼闻名亦倒戈:侠义的呼唤让山贼也心生向往。
- 惆怅脊梁如铁硬:坚韧的脊梁却因现实而感到惆怅。
- 天胡忍使閟山河:对国家与社会现状的深切忧虑与失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中天行日月”,比喻正义的光辉。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脊梁如铁硬”,突显了作者的坚毅。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忠诚与正义的追求,同时展现出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表达出诗人强烈的责任感和无力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日月:象征着光明与正义,代表永恒的价值。
- 脊梁:象征着坚韧与担当,反映出诗人的精神状态。
- 山河:象征国家与社会,暗指现实的困境与压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封章字少”指的是什么? A. 忠诚的记录少
B. 书信的数目少
C. 诗的数量少
答案: A -
“中天行日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正义的追求
C. 对时间的感慨
答案: B -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A. 希望
B. 无奈与忧愁
C. 快乐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比较高翥的《山中哭复斋》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均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但高翥更多体现出对忠诚与社会的忧虑,而李白则以豪放的姿态表达对人生的享受与放纵,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