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伯兄泰伯》
时间: 2025-01-01 13:55: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寄伯兄泰伯
作者: 王令〔宋代〕
心迹牵羁逐势分,一生襟抱向谁论。
十年漂泊迷南北,千里忧思厌梦魂。
书托远怀期日月,眼和衰泪望乾坤。
何时得就归来赋,老守桑麻聚一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诗中提到,心中牵挂着离散的情感,人生的抱负又能向谁倾诉呢?十年的漂泊让人迷失在南北之间,千里的忧虑让人厌倦梦中的思绪。把书信寄托在遥远的思念中,期盼着日月的流转。眼中流淌着悲伤的泪水,仰望着广袤的天地。何时才能回到故乡,重新赋诗,守着那一方桑麻,聚集在一起?
注释
逐势:随着环境的变化而离散。
襟抱:胸怀、志向。
漂泊:在外流浪,四处漂流。
忧思:忧虑的思绪。
衰泪:悲伤的眼泪。
桑麻:指农田,象征平静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令,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情的关注。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在外漂泊时,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在那个时代,很多文人都面临动荡和离乱,诗人通过诗歌寄托情感。
诗歌鉴赏
《奉寄伯兄泰伯》是一首充满乡愁与思索的诗作。诗人以“心迹牵羁逐势分”开篇,便道出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在外漂泊的他,面对着纷繁复杂的世事与人生的抉择,不禁感到迷茫与孤独。诗中反复提及的“十年漂泊”,不仅是时间的流逝,更是对人生轨迹的深刻反思。诗人以“千里忧思厌梦魂”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无奈与疲惫,而“书托远怀期日月”则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期盼,尽管内心充满忧虑,却依然希望能与家人团聚。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对环境的感慨,到对人生的思考,再到对家的渴望,情感深沉而真挚。结尾“何时得就归来赋,老守桑麻聚一门”更是将主题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强烈愿望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经历的记录,更是对整个时代背景下人们情感的真实写照,具有很强的共鸣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心迹牵羁逐势分:心中情感被外界环境牵引,感到离散。
- 一生襟抱向谁论:人生的志向又能与谁谈论?
- 十年漂泊迷南北:十年间流浪,迷失在南方和北方之间。
- 千里忧思厌梦魂:千里之外的忧虑使我厌倦了梦中的思绪。
- 书托远怀期日月:把思念寄托在书信上,期盼着时光的流逝。
- 眼和衰泪望乾坤:眼中流下悲伤的泪水,仰望广袤的天地。
- 何时得就归来赋:何时才能回到故乡重新赋诗?
- 老守桑麻聚一门:希望能守着家乡的桑麻,团聚在一起。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如“心迹牵羁”和“书托远怀”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漂泊生活的感慨,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羁:象征束缚与离散。
- 桑麻:象征安定与平静的生活。
- 书信:寄托思念与期盼的媒介。
- 泪水:情感的流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心迹牵羁逐势分”的意思是: A. 心情忧郁
B. 心中牵挂着离散的情感
C. 心中充满希望 -
诗人希望回到故乡时,想要: A. 继续漂泊
B. 赋诗与家人团聚
C. 追求名利 -
诗中提到的“桑麻”主要象征: A. 战争
B. 安稳的生活
C. 远方的理想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王令的《奉寄伯兄泰伯》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王令更侧重于漂泊带来的无奈与思索,而李白则在月光下直接抒发对家的深切怀念。这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两位诗人对故乡情感的不同侧面。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王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