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袁追远亭》

时间: 2025-01-04 09:21:06

宝剑初期多击鲜,嗟嗟何及泪阑干。

美官孰与承颜乐,丰祀何如啜菽懽。

已矣亲容生死阔,要知好道始终难。

共惟出自期无忝,留作松楸久远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袁追远亭
作者:魏了翁 〔宋代〕

宝剑初期多击鲜,
嗟嗟何及泪阑干。
美官孰与承颜乐,
丰祀何如啜菽懽。
已矣亲容生死阔,
要知好道始终难。
共惟出自期无忝,
留作松楸久远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理想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提到宝剑初出时锋利无比,但是却也带来了很多血腥的打斗,接着用“嗟嗟”来感叹人生的无奈和眼泪的流淌。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在反思权位的美好与快乐,究竟比不上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对于丰厚的祭祀也没有什么意义,远不如一碗简单的豆子来得实在。接着诗人感叹生死的浩瀚与遥远,想要追求正道却是极其艰难。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坚持,希望自己能够无愧于心,留下美好的意愿和追求。

注释:

字词注释:

  • 宝剑:象征权力和荣耀,初期指的是刚刚开始的事业或理想。
  • 嗟嗟:感叹声,表示对人生的无奈。
  • 承颜乐:承颜指面带笑容,乐则是快乐,意在反思内心的快乐。
  • 丰祀:丰厚的祭祀,指的是对神明的崇拜与奉献。
  • 啜菽懽:啜意为品尝,菽指豆类,懽则是快乐,指简单的生活更让人感到快乐。
  • 亲容:指亲人的样子,生与死的距离。
  • 好道:追求正道或真理。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其中提到的“生死阔”可以看作对人生哲理的反思,表达了对生死问题的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160年,卒于1230年。他以诗、文、书法著称,尤其擅长古诗。魏了翁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哲理见长,关注人生和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生命、理想和内心的思考,表达对现实的深刻反省。

诗歌鉴赏:

这首《题袁追远亭》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诗人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哲思。开头几句以“宝剑初期多击鲜”引入,直白而有力地表现了权力的残酷与美丽,并暗示了追求理想的代价。接着的“嗟嗟何及泪阑干”则反映出诗人对往事的感慨,泪水浸透了栏杆,象征着对过往的怀念与无奈。

中间的两句“美官孰与承颜乐,丰祀何如啜菽懽”则引发了对人生价值的反思,诗人质疑权力和物质的真正意义,认为内心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最后的“已矣亲容生死阔”,诗人直面生死的无常,强调了追求真理的艰难,最终以“留作松楸久远看”收尾,表现了对理想的坚持与对未来的展望。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对权力的反思到对生活本质的追求,再到对理想的坚持,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宝剑初期多击鲜:初出茅庐的理想总是伴随着争斗与鲜血。
  • 嗟嗟何及泪阑干:感叹无奈,泪水流淌在栏杆上,表达对往事的追忆。
  • 美官孰与承颜乐:美好的官职与内心的快乐相比,哪一个更重要?
  • 丰祀何如啜菽懽:丰厚的祭祀与一碗简单的豆子,后者更能带来真实的快乐。
  • 已矣亲容生死阔:生与死之间的距离是如此遥远,亲人的容颜也随之模糊。
  • 要知好道始终难:追求真正的道理与理想,始终是艰难的。
  • 共惟出自期无忝:希望自己能无愧于心,追求理想。
  • 留作松楸久远看:愿将这些理想和追求长久留存,供后人观赏。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对比如美官与承颜乐,丰祀与啜菽懽,反映了诗人对价值观的反思。排比则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对权力、物质的质疑,强调内心的平和与真实的快乐。诗人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选择了坚守理想,追求真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宝剑:象征力量与权力,暗示追求理想的艰辛。
  • 泪阑干:泪水与栏杆的结合,象征对过去的怀念与无奈。
  • 美官:代表外在的成功与名利。
  • 啜菽懽:简单的生活与快乐,象征真实与纯粹。
  • 松楸:象征长久与稳定,表达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宝剑初期多击鲜”所表达的意思是: a) 宝剑锋利
    b) 权力带来的冲突
    c) 美好的理想

  2. “丰祀何如啜菽懽”强调了: a) 祭祀的重要性
    b) 内心快乐的简单性
    c) 对物质的追求

  3. 诗人对生死的看法是: a) 轻松面对
    b) 深刻思考
    c) 无所谓

答案:

  1. b) 权力带来的冲突
  2. b) 内心快乐的简单性
  3. b) 深刻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魏了翁的《题袁追远亭》同样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忧虑,而魏了翁则更关注内心的平和与理想的追求。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魏了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