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知常德袁尊固监丞送别四诗》

时间: 2025-01-19 19:06:15

夕阳舂处是吾家,水绕山环路转赊。

蹙蹙四方浑未定,茫茫大化渺无涯。

归来已恨十年晚,老去空嗟两鬓华。

各原及时崇令德,万钟於我本何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夕阳舂处是吾家,水绕山环路转赊。
蹙蹙四方浑未定,茫茫大化渺无涯。
归来已恨十年晚,老去空嗟两鬓华。
各原及时崇令德,万钟於我本何加。

白话文翻译:

夕阳西下的地方就是我的家,水流环绕,山峦重重,路途悠长而缓慢。
四面八方的局势仍然未能稳定,浩瀚的天地间一片渺茫。
归来时已感到十年太晚,年华已逝,白发渐生。
大家都该及时追求崇高的德行,然而对我而言,拥有万钟的财富又有什么意义呢?

注释:

  • 舂处:即指“夕阳西下”的地方。
  • 路转赊:路途变得缓慢,行程遥远。
  • 蹙蹙:形容局势紧张、复杂。
  • 茫茫大化:广阔的天地,难以测量的变化。
  • 空嗟:只是感叹,空有感慨而无所作为。
  • 崇令德:追求高尚的德行。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崇令德”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行观念有关,强调个人道德的重要性,反映了古代士人对品德修养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约1220-1296),字君贞,号朴斋,南宋时期的诗人、学者,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学识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作者晚年,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价值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夕阳作为引子,营造了一种愁绪和思乡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家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故土的深厚情感。诗中“水绕山环”的自然景象不仅是物理上的描述,也象征着诗人对家乡的依恋。接下来的“蹙蹙四方浑未定”则透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动荡不安的感慨。

“归来已恨十年晚”一句更是直抒胸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遗憾,伴随着头发渐白的现实,带来了一种深刻的悲凉感。最后两句则是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强调了道德的崇高与物质的无足轻重,使整首诗在抒情的同时,引发了对人生命题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夕阳舂处是吾家:夕阳西下的地方是我的家乡,表达对故土的思念。
    2. 水绕山环路转赊:水流环绕,山峦环抱,路途漫长而缓慢,形象展现了自然景观。
    3. 蹙蹙四方浑未定:四方的局势仍然复杂不安,显示出社会动荡。
    4. 茫茫大化渺无涯:浩瀚的天地变化无常,感叹人生的渺小。
    5. 归来已恨十年晚:归来时感到已经晚了十年,体现对时光的惋惜。
    6. 老去空嗟两鬓华:年华已逝,白发渐生,流露出对老去的无奈。
    7. 各原及时崇令德:每个人都应及时追求高尚的德行。
    8. 万钟於我本何加:然而拥有财富对我来说又有什么意义。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生经历相结合,营造出深刻的情感。
    • 对仗:如“蹙蹙四方”与“茫茫大化”,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该诗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道德价值的追求,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夕阳: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水与山:代表自然的和谐美丽,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 白发:象征着衰老与时间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魏了翁
    D. 白居易

  2. “归来已恨十年晚”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遗憾
    C. 愤怒
    D. 忧伤

  3. 诗中提到的“蹙蹙四方”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象
    B. 社会动荡
    C. 人生哲理
    D. 家乡风景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魏了翁的《次韵知常德袁尊固监丞送别四诗》与李白的《月夜忆舍弟》都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体的孤独感,而魏了翁则在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时,更加关注于社会的动荡和人生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魏了翁诗集》